中外专家学者共商南海和平合作大计

与会者普遍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全球和地区形势更加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南海研究院主办此次会议,反映了中方与地区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坦诚交流的意愿,明确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取向。

中外专家学者共商南海和平合作大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3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9月3日电 2020年9月2日,在外交部和中国南海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合作视角下的南海”1.5轨视频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域内外国家的160多名前政要、官员和专家学者积极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建言献策。与会者普遍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全球和地区形势更加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南海研究院主办此次会议,反映了中方与地区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坦诚交流的意愿,明确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取向。会议为各方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助于地区国家排除域外干扰,坚定维护南海和平、合作、发展的决心。

在会议开幕式上,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强调,地区和域外国家应将南海争议“去政治化”,并建议共谋合作,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建立名人专家小组对南海合作提出建议。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创始人瓦南迪强调信任和信心对于南海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渔业管理、海事安全、海洋环保方面的合作建议。

在“南海问题的由来与现状”议题下,菲律宾前海警司令加西亚等与会者回顾了南海问题的由来,分析了当前南海形势。发言嘉宾认为,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其产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形势和法律因素。在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稳定,争议没有成为对话与合作的障碍。然而,近来美国等个别域外国家执意介入南海争议,频频在南海挑事,挑拨国家间关系,持续加大南海军事活动的频率和烈度,已经成为南海和平的最大威胁者和麻烦制造者。地区国家应排除域外干扰,继续在争议问题上保持克制,更加关心海洋环保和生物资源养护等领域,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在“和平解决争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议题下,国际法研究院院士、外交学院教授易显河等发言嘉宾认为,国家有权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直接当事国谈判协商是解决争议的最佳途径。发言嘉宾并结合国际法案例,说明“国家同意”原则对于最终解决争端至关重要。违背国家同意原则的“南海仲裁案”解决不了问题。妥善解决有关争端,需要相关国家开展建设性谈判,寻找适合于本地区的机制安排。

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区域海洋合作”议题下,印尼前副外长贾拉尔等发言嘉宾均认同《宣言》和正在谈判的“南海行为准则”充分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对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政治意愿。应加快“准则”磋商进程,尽早为南海和平稳定建立“升级版”地区规则。同时继续扩大合作领域,通过合作激发发展潜力,促进和平与稳定,在合作和发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次研讨会主席、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贾桂德总结表示,在南海,和平稳定是人心所向;谈判协商是解决正道;规则引领、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南海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各方提出的南海问题解决方案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合作对推动争端解决的重要性。新时期,面对南海的新形势、新挑战,地区国家应排除外界干扰,早日达成“准则”。同时,地区国家的合作应迈出更大步子,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为区域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编辑:严玉洁 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