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官方微博1.4万人调查:58.3%受访者赞同把兴趣当职业

在上海某企业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赵庆(化名)毕业于美术院校,他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与专业对口,还与兴趣相吻合。一名微博网友留言,不一定要把兴趣当职业,但是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兴趣,最低标准是不能抗拒。

中青报官方微博1.4万人调查:58.3%受访者赞同把兴趣当职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08-27 06: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如何平衡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有人认为,只有从事感兴趣的职业,才能有干劲;也有人觉得,把兴趣当职业,会慢慢消磨掉兴趣。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在中青报官方微博发起一项“找工作,要不要把兴趣当职业?”的投票,1.4万余人参与。结果显示,58.3%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选择,认为把兴趣当职业才有热情。

在上海某企业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赵庆(化名)毕业于美术院校,他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与专业对口,还与兴趣相吻合。

赵庆说,在刚进入公司时,曾被经常加班、来回改图的工作弄得很烦,一度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那么有意思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如果不是选择了喜欢的工作,更有可能干不下去,“干自己喜欢的,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北京某小学教师刘乐(化名),从小就特别欣赏和崇拜老师,大学时填报了师范院校。虽然在当老师的过程中,有过感到很疲惫的时刻,但刘乐认为,选择与兴趣一致的工作,才更有可能在爱好的驱动下,不断探索,发现工作中的各种可能,“是工作就一定会有不那么舒服的时候,但有兴趣爱好作为支撑,可以消解工作中的负面情绪”。

对于兴趣与工作的关系,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两者不能兼容。35.8%的受访者表示不要把兴趣当工作,两者应该分开。

一名微博网友认为,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后,考核指标就会让工作变得乏味。

在南京某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肖芳(化名)对英语最感兴趣,大学期间她参加了英语类学生社团,带领同学们晨读、辅导低年级学生备考四、六级。但在选择工作时,肖芳没有把英语作为职业。“如果去机构做培训老师,有绩效考核的压力,会让我觉得学英语、教英语不那么快乐了。我现在在工作之余做英语类的自媒体,分享英语美文,也很有意思”。

除了不想有绩效考核的压力,把兴趣当工作不够稳定,也是一些人放弃的原因。

95后冯巧(化名)非常喜欢玩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都很拿手,但她并没有把音乐作为职业,她觉得靠音乐养活自己不够稳定,“现在做会计,有稳定的收入,其他时间做一些乐器教学的兼职,收入多少无所谓,图的是个乐子”。

调查中,还有5.9%的受访者持有其他看法。

一名微博网友留言,不一定要把兴趣当职业,但是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兴趣,最低标准是不能抗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8月27日 10 版)

(孙山)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