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红村横坎头,海归厨娘致富有秘籍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横坎头村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  黄徐洁告诉记者,在横坎头村,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他们有人开民宿,有人做大糕,还有人开茶馆。

浙东红村横坎头,海归厨娘致富有秘籍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0-08-26 21: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 | 浙东红村横坎头,海归厨娘致富有秘籍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 张瑞玲 王增强 实习记者 黄建东)“大家好,我是黄徐洁,是一名90后创业海归,我在我们宁波市余姚市横坎头村开办了这家‘横坎头农家’,下面就一起随我来看看吧!”2015年,黄徐洁在德国取得国际贸易硕士学位,本有机会留在德国发展的她选择了回乡创业,从最接地气的“大食堂”开始了自己打造农家乐的创业路。

这位海归,为什么当起了厨娘?

横坎头村位于宁波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享有“浙东红村”之称。但直到2003年,横坎头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房屋破旧、村民收入比较低的经济薄弱村。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横坎头村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2003年下半年,横坎头村修了路,把附近的几个景点也连在了一起,开始打造红色旅游基地。随着“美丽公路+”产业链的日益成熟,横坎头村的经济也逐渐发展了起来。

2018年2月10日,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习总书记写了第二封信,汇报15年来横坎头村的发展变化。2月28日,习总书记回信,勉励他们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黄徐洁说:“决定返乡办农家乐的时候,不少人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回到了小地方,都出国留学了,还不是当了个小厨娘,在餐馆里端端盘子,服务客人。但是我觉得,我实现了我自己的价值,我的小生活过得也不错。”

黄徐洁告诉记者,在横坎头村,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他们有人开民宿,有人做大糕,还有人开茶馆。沿着“美丽公路”,赏美景、品百果、观湖山、住农家、尝土菜、玩漂流,横坎头村俨然成了一个集历史文化、革命胜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2019年横坎头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740万元。

截至2018年,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约达740万,培育了一大批拉动就业能力强、群众增收效果显著的县乡特色产业,为加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黄徐洁说:“希望大家都能来横坎头村看一看,来挺一挺我们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张瑞玲 王增强)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