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为抗“疫”增添温暖和爱心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小红桥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配送蔬菜。”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小红桥社区,志愿者王钦义连声对邮政快递员表示感谢,在前不久,志愿者王钦义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青年志愿者为抗“疫”增添温暖和爱心

来源:中新网 2020-08-25 17: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年志愿者为抗“疫”增添温暖和爱心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小红桥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配送蔬菜。 王钦义 摄

(抗击新冠肺炎)青年志愿者为抗“疫”增添温暖和爱心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5日电(贾文萱) “阿姨,我是小孟,开门测体温了。”24日清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前进西路社区志愿者孟凯,正在挨家挨户的敲门,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今年24岁孟凯,是新疆博物馆的员工,自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了志愿者,每天口袋里拿着测温枪,一天三次按时为140名居民测体温。“您的体温正常,有垃圾就在测温时递给我,平时不要开门,我到时候给您扔。”临走的时候,孟凯嘱咐每户居民。

作为一名志愿者,孟凯说:“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区干部们多多分担,他们也很累。疫情早日过去,我们的生活就回到正常了。”

与孟凯同在一个社区的志愿者苏丽娜,她是一名最年轻的志愿者。今年刚满18岁,在8月初填报完高考志愿,她就正式开始了志愿服务。苏丽娜说,在今年2月份第一次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备考时,看见楼下的志愿者跑前跑后,不辞辛苦的为居民们服务,就萌生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想法,现在填报完志愿,刚好有时间,在父母的鼓励下,苏丽娜报名了志愿者。

在抗击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让志愿者苏丽娜很感动,她说:“这次疫情对我的触动很大,高考完填报高考志愿时,出于对医生这个圣神的职业的向往,我就报了医学专业。”

“谢谢!谢谢!”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小红桥社区,志愿者王钦义连声对邮政快递员表示感谢,在前不久,志愿者王钦义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在志愿服务期间,收到录取通知书,是一件很难忘的事。”志愿者王钦义说。快速的打开,简单的看了看崭新录取通知书,王钦义又再次投入到社区的服务工作中。

这是王钦义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服务,在今年春季疫情期间,王钦义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同时他还在为研究生复试准备,最终两全其美,既顺利的结束了志愿服务,录取也得到了好的结果。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小区的住户很多都是认识的爷爷奶奶。做志愿者这是第二次了,我熟悉服务的流程。”王钦义说。

青年志愿者们每天穿着防护服,义务值守、为居民代购所需、上门配送、测温等日常工作,为社区抗疫增添了一份力量。他们温暖了群众,也在疫情防控时期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爱”的防护墙。(完)

(贾文萱)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