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鉴医学机构研究能力 赋能医学科技长足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量值

8月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会在京举行。

评鉴医学机构研究能力 赋能医学科技长足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量值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1 19: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王小予)8月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现场解读并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与《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报告》。

2019年度中国医院STEM发布覆盖了全国1633家医院,涵盖了综合和31个学科前100位医院排名(不包括军队医院)。综合排名前10位的医院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STEM涵盖了全国107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不包括军队医学院校)。综合排名位列前10位的医学院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学科)、浙江大学(医学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19年度STEM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质量,坚持原创性、高质量的评价标准,修订“三类高质量论文”在论文指标中的结构和比例。在医院STEM评价中,重点关注高被引科学家和高被引学者等体现国际影响力的直接指标,删除部分人才类间接指标;注重临床研究,建设并使用中国临床指南数据库和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的论文数据库作为评价依据。在医学院校STEM评价中,坚持科教协同,继续纳入高校特色教育教学指标;凸显医学学科特色,纳入临床研究项目、国际权威指南论文引用、标准和指南等体现医学学科特色的指标;聚焦医学院校综合科研实力,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唯职称”、“唯学历”等评价弊端。以科研诚信为导向,开展常态化学术不端监测并在评价中给予高权重体现;力求数据准确,建立三级数据监督与管理机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杨青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贺晓慧副主任应邀参会。杨青司长在讲话中对STEM的科学性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医院和医学院校STEM的发布对于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助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吴沛新主持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为医院综合排名前10、各专科排名前3和医学院校综合排名前10的单位颁发证牌。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全国三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的领导与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发布会同期进行视频直播,受到了医学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正确发挥医学科技评价导向作用,是加速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医学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2014年开始进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设置,提出“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简称STEM)这一科技评估概念。自2019年开始对中国医学院校的科技能力进行年度评价。这项评价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客观、缜密、公平原则,不断更新评价理念,改进评价方法,着力研究形成具有广泛公信力的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评价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内医学科技发展、学科建设与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编辑:严玉洁)

 

(王小予)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