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音乐教父诠释灵魂乡愁 罗大佑《台东调2020》酷我音乐独家首发

2020-08-19 14: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音乐教父”四海为家,回归谱写乡愁新篇。8月18日零点,华语乐坛教父罗大佑新作《台东调2020》酷我音乐独家温情首发,以台湾最具地方特色的恒春民谣“台东调”重谱新词,诠释罗大佑心中独一无二的乡愁。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一说起罗大佑,很多人立刻会想起《童年》,也有人会想到因“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而闻名的《恋曲1990》,还有人会吟唱经典怀旧的《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而上述所有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有一个共同作者:罗大佑。

罗大佑是华语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无与伦比。从上世纪90年代起,罗大佑的歌声席卷华语歌坛,他本人也成为无数文艺青年的膜拜的偶像,30年来影响力并未减退,他的歌曲也仍然是众多歌手艺人模仿翻唱的热门,足见“华语乐坛教父”的魅力。

新作《台东调2020》创作于今年仲夏。作品来源于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当地传统民谣,原唱者陈达来自台南,一个人远赴台东打拼,他的《台东调》感情真挚自然,唱出了游子在异乡打拼的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也在罗大佑心间引起共鸣。

罗大佑青年时代走过很多地方,三十多年后半生漂泊的他回到故乡,听到陈达的歌声有感而发,希望通过渐被遗忘的民俗歌谣,重新唤醒人们心中对南台湾沧桑优美历史的记忆,延续文化传承,于是便有了这一版极具鲜明个人风格的《台东调2020》。

“来去台东花莲港/路途生疏啊喂/是毋捌识人”。在沧桑又富有摇滚风味的吉他旋律中,罗大佑以独有的沙哑嗓音、不事修饰的自然唱腔、饱蘸世事的情感,将异乡游子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又以闽南方言为主体,生动描绘了少年只身前往异乡谋求生计的故事,带出的是当下无数为理想而奔波的年轻人艰难孤苦现状,故乡情结油然而生,乡愁共鸣格外浓烈。

《台东调2020》如此深沉、悠远而优美,以致有罗大佑铁粉听后在评论区情不自禁留言:“永远的教父,永远的罗大佑,歌声总是那么直入心灵,别样的美感和情愫,经你沙哑嗓音唱出,就成了一首乡愁的灵魂之歌。”

是的,罗大佑就是这样的灵魂歌者。年幼时我们喜欢在蛙声蝉鸣中听《童年》,青春正盛的我们喜欢在花前月下唱《恋曲1990》,当岁月的指针无声前行,光阴的故事就会渐渐聚成浓浓的乡愁,如《台东调2020》般打动心扉。

欲知罗大佑《台东调2020》歌声中饱蘸了怎样的乡愁,岁月又赋予了“音乐教父”怎样的艺术感悟,那就登陆酷我音乐仔细品味和聆听吧!或许多年以后,你依旧会为此时此刻听到这首歌而深深感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