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的“产业蝶变”

2020-08-19 08: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葡萄采摘节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500亩花海田园旁,向日葵、波斯菊连片成海,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村里开设的饭堂里,一桌桌农家菜陆续开席……在近郊、近水的天然优势前,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将田园风光、乡村文化融入到村庄的整体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主的农村发展新路子。

王吴村位于小店区最南端,全村有2544户近7036人,耕地面积7638亩,紧邻潇河,土地肥沃。过去,全村以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一亩地年收益仅有七八百元。守着肥沃的土地却与富无缘。

村庄变小康,做强集体经济,需要一个坚强团结的基层党组织班子。王永强表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定期与村民座谈等方式,既要了解村情民意,也要保证民主决策,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了把“地里刨食”变成“土里掘金”,村两委的干部们多次赴山西农科院、同济大学考察,邀请专家和专业团队“把脉问诊”。专家团队为王吴村进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认为王吴村适合葡萄规模化种植。

2017年2月,王吴村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标准为每年每亩1050元,后续每两年增加100元的红利。不到一年的时间,除去已经流转过的耕地,王吴村在2018年1月就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近7000亩。

“我们这个葡萄叫‘早黑宝’,不仅个大皮薄、香甜好吃,还比太原本地的葡萄早一个节令成熟,”葡萄种植户张丽正在自家大棚里对葡萄进行疏果管理。今年是她种植葡萄的第九个年头,随着运用更加成熟的种植技术和悉心的管理,张丽家的三座大棚年收入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去年的11万元。

三年多来,王吴村“早黑宝”葡萄种植面积快速发展,现在达到500多亩,亩产2000斤,年收益达1000万元。2018年,王吴村与小店区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签订了2500亩玉露香梨树种植合同。王吴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王永强介绍,王吴村海拔700多米,紫外线照射强,昼夜温差大,玉露香梨是小店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良品种。

村里的葡萄远近闻名,吸引着“回头客”不断上门品尝购买。趁此机会,王吴村以村北的500多亩“早黑宝”采摘为中心,辐射延伸打造花海田园、植物走廊等时令性景观,借助小店牺汤(羊汤)这一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网红桥”等娱乐项目,开发出“葡萄采摘+一日游”的旅游线路。

目前,葡萄采摘暨羊汤节已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餐饮收入超过100万元,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个。2019年,王吴村被评选为“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土地流转出去收取租金,而且在自家门口就可打工赚钱,一份地带来两份收成。王吴村盘活了资源,村民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吸纳土地流转的农民成为合作社的工人,并采用“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日收入达120多元,年收入超过2万元。(白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