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两个十五年为节点,明确提出了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新时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描绘出理想的蓝图。
在《规划纲要》发布后不久,《人民铁道》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要“构建舒适快捷的客运服务体系、发展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拓展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铁道交通将为城市之间带来更为密切的商务往来和经济联系,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休闲旅游等消费结构转型等方面继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开工建设近三年时间的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轨道贯通。作为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的京雄铁路,其将成为联系雄安新区、北京新机场和北京城区最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伴随着京雄铁路最后一组钢轨的精准落地,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的号角也正式吹响。
民欲兴其国,必先修其路。众所周知,从生产,到分配、交换,再到消费,能够将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加以连接,并有效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提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正是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而在国内,无论是人员流动还是货物运输,都离不开这张日益密集的铁路网。
而于7月30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想富,先修路。建设新发展格局,需要构建更安全、更全面、更有弹性的供需体系。而铁路建设,不仅自身可带动涵盖了原材料、机械、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和运输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条发展,还能够在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中起到关键作用。
“中央有号召,铁路有行动”。《规划纲要》在明确2035年全面形成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物流圈主要任务的同时,也提出了“运输服务供给品质一流”的发展目标。关键时期,中国铁路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基础上研究引发的《规划纲要》,不仅开启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篇章,也为打造以提振内需为核心的国内大循环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冲破西方国家封锁打击、助力国内市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优势应对冲击等方面打入一针强心剂。
“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综合来看,《规划纲要》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跨越式改变。(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