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

丰富展馆内容加快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详细了解红西路军当年战斗历程和感人事迹。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详细了解红西路军当年战斗历程和感人事迹。

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

来源:甘肃张掖网 2020-08-18 17: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20日上午,习近平在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留下了殷切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全市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红色旅游产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遵循。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挖掘研究红色历史文化、着力建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努力讲好红西路军故事、促进全市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市弘扬红色文化,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丰富展馆内容加快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详细了解红西路军当年战斗历程和感人事迹。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详细了解红西路军当年战斗历程和感人事迹。他强调,红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做红色基因传承者’的承诺,积极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和岗位比武竞赛,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长朱德忠告诉记者。一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基础设施建设、红色资源挖掘、革命文物征集、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水平提升、教育功能强化、宣传形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全景

该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先后投资5230万元,新建了第二陈展室,提升改造了“血战高台”声光电模拟场景,保护修缮了两座无名烈士纪念亭,争取到坦克、大炮、战斗机等退役武器21件,计划投资1.69亿元对陈展室等7个项目进行改造提升,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丰富宣教形式,在展馆内制作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展板,在展陈室循环播放总书记参观纪念馆、发表新年贺词的新闻报道,让广大游客切身体验到总书记对革命先烈的深情怀念、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制作的VR全景展疫情期间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列为全国首批5个VR展示烈士纪念设施之一,点击量达52万多人次。除此之外,充分利用红西路军在高台的战斗遗迹、文物、史料等,推动红色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变,加强与市内兄弟馆的联系,与兰神国际等旅行社联合形成了一条红西路军西征主题旅游线路,积极策划开发了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高台·初心忆站”体验产品,配合县上编制完成了《高台县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承总体规划》,突出与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湖泊水面游联线合作,构建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促进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去年8月20日至今,该馆共接待游客7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7.2%。

  游客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深入挖掘研究红色历史文化

一段段改天换地的红色征程,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党“从哪里来”的密码,还指引着我们党“走向何方”。讲好党的故事,就像打开一扇窗户,让人们了解那段红色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像种下一粒种子,在人们的内心激发情感认同,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英雄历史是张掖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后,我们不仅加强红西路军史料征集、挖掘、管理和使用工作,同时对张掖历史古文化进行研究,这些都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陈金荣说。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一年来,我市紧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掖重要历史机遇,迅速组织专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掖足迹,广泛搜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新闻报道,图片资料和重要见证人口述资料,以图文形式编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张掖》一书,保存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掖及甘肃期间重要历史资料,为全市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参考。持续深入推进红西路军精神研究,科学提炼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内涵,组织编撰《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究》专著,为传承弘扬红西路军精神提供理论依据。着眼红色旅游资源与全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张掖红色旅游指南》编撰工作,收录具有旅游参观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与特色人文自然景观,全景展示我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深入挖掘红西路军征战张掖相关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出版《张掖红故事》系列丛书,深受广大群众、中小学生欢迎和好评。同时,精心组织红色遗址遗迹普查,通过实地调查、勘测拍照、档案核查、走访知情人等方式,对全市各类红色遗迹、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登记。共普查到全市各类革命遗址遗迹88处,为进一步制定遗址保护利用政策、推动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干部群众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着力建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后,市委、市政府以“立足张掖、服务西北、面向全国”为目标,以“传承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为主题,第一时间向省委组织部申请批准建设高台干部学院,着力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场,红色基因的传承地,锤炼党性的大熔炉,革命精神的弘扬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我们把学院作为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开发精品课程,不断提升红色教育培训质量。目前,已承办全市统计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山东省委党校第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金川集团公司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培训班31期,培训人数达2782人次。”高台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顾德胜激动地对记者说。

  肃南县红湾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现场

除此之外,我市采取市、县区联动的方式,全面整合市内高金城纪念馆、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石窝会议纪念馆、山丹马场场史馆等20多个红色教学基地,开发特色精品培训线路6条,构建了以高台干部学院为主体,各级党校、红色基地相互支撑配合的立体式党性教育培训格局。坚持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并重,开发《红西路军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等50多个精品特色课程,组建以市、县区党校教师、纪念馆研究人员为主体,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等知名专家和红西路军后代担任兼职讲师的多元化教师队伍,力争将高台干部学院打造成集踏寻战斗足迹、再现战斗历程、红色文化体验、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培训基地。“去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把落实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重点,通过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唱红色歌曲等方式,立足课堂,依托红西路军开展主题演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市教育局教育管理科负责人王继红说。目前,红色教育已在全市各学校全面展开。

  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

持续放大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效应

夏日的戈壁滩,烈日当头,血战高台场景复原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为即将开拍的《血战高台》电影做准备。“电影拍摄结束后,我们计划把这里建设成红色旅游体验景区,重点注重长征文化体验,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台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闫志介绍。项目建成后,四个功能区整体体现河西长征文化,游客可以穿红军衣服,走长征路,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倾听西路军奋战的故事,打造一个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让游客参与其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血战高台》剧照

依托我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红西路军故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讲好生态文明故事,我市积极配合中央、地方电视台联合拍摄了《血染的道路》等5部电视专题片。特别是西路军题材的《惊沙》和《大营救》等电影公映后,在全国范围引起较大反响。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积极引进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保奇影视公司等国内知名出品方,集中力量创作了展现张掖自然风貌的《扁都口》《天边的彩虹》《静静的湿地》等十余部纪录片,反映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电影《浴血誓言》《血战高台》和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和秦腔现代戏《民乐情》,展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电影《安江鹿儿》《守山者》等影视舞台作品,充分展示我市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现新时代张掖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讲好张掖故事、展示张掖魅力,有力推动了红色经典、百姓故事“走上舞台”“进入荧屏”。

  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

加快促进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红色文化旅游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制定《关于推进张掖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围绕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和西路军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这一主题,采取保护开发、设施提升、产品打造、合作交流、宣传推广五项措施,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科普教育,打响西路军红色基因传承基这一品牌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建设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依托,高台干部学院、红西路军研究中心、国防教育科普园、红西路军主题公园、红色旅游小镇、红色体验景区、复原血战高台场景、红色高台大剧院为板块的“1+8”红色文化旅游大景区。加快推进红西路军革命历史档案馆、临泽烈士纪念馆设施修缮保护提升、肃南红色记忆主题公园、甘州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数字化改造提升、山丹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建设、河西解放纪念馆建设等红色文化保护和旅游项目,着力构建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龙头,红色纪念场馆、遗址、遗迹和红色旅游景区为基点,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主题公园、体验项目和红色文化小镇(街区)为支撑,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为链条的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市红色旅游产业呈现出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多样互补的良好发展态势,“红色旅游+文化体验”“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红色旅游+户外拓展”“红色旅游+研学实践”“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康体养生”的发展格局已形成,我市特有的红色资源优势已逐渐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突出产业优势。2019年,全市红色文化旅游游客接待量达30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5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30%。

  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

深植于张掖大地的红色基因,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给予张掖人民新的希望。未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深挖红色资源、丰富宣教内涵,发挥资源优势、聚合红色能量,创新宣教形式、提升宣教实效,打造党性教育品牌,树立红色基地形象,尽心竭力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将推进红色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的时代篇章。

(李玉洁 段晓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