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云雾山中果味“香”

宁夏云雾山中果味“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13 15: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股浓郁的果香味扑面而来。车间内机器轰鸣,在无菌操作间工人们戴着口罩,正手脚麻利地选果、漂洗、熬制、分拣、包装.......这里就是宁夏云雾山果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这里稳定就业人员4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人,2019年新增5人,人均工资收入2.7万元/年。除直接扶贫外,公司间接扶贫的贫困户有几百户,其中大部分是原料分拣户。考虑到都是进城务工的人员,要照顾孩子和家人,所以公司合理安排上下班时间,使员工轻松工作。

36岁的建档立卡户王巧林,家里两个老人,两个孩子,老公在家种地,一家4口就靠种几亩玉米度日,收入一万多元。“过去那几年,日子真是过得紧巴。”自从她到了云雾山果品公司,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工资三千元,年收入三万多元。她感慨道:“有这个平台,我能在这里上班,照顾孩子,我奔着小康的方向前进,我很开心。”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019年,公司收购鲜杏30万斤(150吨)、杏千300吨,鲜杏、杏干收购带动350多户农户增收180多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占三分之一,年产值1900余万元。

云雾果品公司总经理席维平告诉记者,他干这一行已有30多年,从最初的小作坊到现在年产2000吨的加工生产企业,从单一的水果罐头加工,到目前的果脯、果糕、果酥、杏仁4大类20多个品种,成为区域游客热捧的“伴手礼”,产品销售覆盖宁夏全区、西北地区及北京、上海、东北、东南沿海地区等地区,席维平感慨,“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认识到仅靠传统销售渠道一条直路是没有前途的,我们正在尝试开拓新的销售途径,试水抖音、拼多多等直播带货,希望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

董事长崔生琴说:“我们现在的销售模式就是线上和线下,线上平台有淘宝,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其只能占总销售的1/3,目前可达到2/3。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代理商,由于今年的疫情影响,省内旅游影响也比较大,收入比较多。”(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苗丽娜 崔杰 王盈盈)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