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广西柳州:向贫困发起总攻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柳州市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柳州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计划目标,提前谋划工作,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你笑起来真好看】广西柳州:向贫困发起总攻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0-08-13 13:09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0-08-13 13: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柳州市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柳州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计划目标,提前谋划工作,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16年至2019年,柳州市共脱贫8.0509万户31.91万人。2019年,融安县脱贫摘帽。目前,柳州市还有2个贫困县、68个贫困村、195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摘帽,两个县包括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

近年来,柳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开展高质量扶贫产业、就业、综合保障 “三大提升行动”,全力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壮大实体经济等硬核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全面推进异地搬迁扶贫工作,目前,柳州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房13524套,568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

融水:向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目前,全县还有2062户663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大多数为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脱贫程度深、难度大,是柳州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易地搬迁贫困户安居乐业

2017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建成易地扶贫安置点苗家小镇,来自该县20个乡镇的1605贫困户,6670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小区配套有商店、卫生所、小学、幼儿园等设施,整体功能完善。搬迁户管鲜宜说:“如果在乡下,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生病,还需要请人送到镇上才能就医。住在苗家小镇后,感觉生活既方便又舒服。”

要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必须保证“一户一人就业”,当地党委和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开发近100个公益岗位,电子加工公司及返乡人员创办电脑绣花项目等3家企业,相继入驻社区扶贫车间,解决200多名居民就业问题。此外,粤桂扶贫产业园竹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也扶持带动一批搬迁对象就业。搬迁的贫困户们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兼顾家庭。2018年从洞头镇寨登屯搬到小区居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梁翠云,目前在苗家小镇一家公司上班,现在的梁翠云不仅脱了贫,收入也越来越高。“现在来这里一心打工,5月份的工资能拿到3000元。”她说。

融水苗族自治县电商驶上“高速路”

近几年来,为了让土特产走出苗山,助力群众脱贫致富,融水苗族自治县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电商网络。目前全县有160家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形式进行网络销售,已进入电商协会企业60家,进驻电商服务中心经营主体10家,围绕打造农副土特产品、构建电商产业带,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电商中心产业园,集平台搭建、营销推广、电商孵化、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全县19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电商网点,总数300多个。

2019年该县电商销售额达8000万元以上,仅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就已进驻38家企业,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融水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蒙可畅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该中心线上销售额4000万元,通过电商助力,该县的土特产销售已驶上“高速路”。

螺蛳产业促贫困户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31岁的返乡青年滚荣清,2016年创立公司,建立200亩田螺养殖基地。2018年,公司与柳州企业合作,在全乡带动农户发展田螺养殖,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负责收购及销售田螺。至今,基地已形成主养区、体验区、套养区、放养区共900亩的规模。2019年公司创收200多万元,2020年创收已达到370万元。目前有68户贫困户在公司上班,固定工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临时工每人每天150元。2019年,滚荣清在另外11个乡镇合作推广田螺养殖,总面积达到1.2万亩,今年计划达到1.8万亩。

如今,该公司正向着综合性示范园区方向发展,建设螺蛳养殖园、标准化螺蛳加工扶贫车间、农耕体验园及游客中心、风雨桥等,筹建螺蛳深加工车间、螺蛳文化园、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据介绍,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收购田螺36万公斤,仅收购田螺这一项,就为全县4223户贫困户增加收入219万元。

三江:坚决啃下最后的脱贫硬骨头

三江侗族自治县分布着侗、苗、瑶、壮、汉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58%,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覆盖面广,脱贫攻坚难度系数排名全区前列,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目前,全县剩余1858户6931人贫困人口尚未脱贫、27个贫困村尚未摘帽,这是该县2020年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粤桂帮扶筑脱贫致富路

“今年新学期开学,江川小学接收了来自南站社区的1585名搬迁群众子女入学,还开设了美术、侗族大歌、舞蹈等兴趣班。”古宜镇江川小学副校长李晓雪介绍。江川小学是广东省吴川市援建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是三江南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项目,学校建设总投资1.2亿元,其中吴川市援建帮扶资金3546.95万元,2019年2月开始办学,规划有教学楼3栋、办公楼1栋、实验楼1栋、体育馆1栋、300米田径运动场1个,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规范化学校。主要生源是建档立卡的易地搬迁户家庭的子女,目前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85人。

自2017年与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协作以来,吴川市已为三江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建设了“江川小学”“江川中学”等23个粤桂扶贫协作财政资金项目,开展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支持、医疗卫生、农民技能培训和扶贫产业开发。鼓励引导13家广东企业到该县开展扶贫协作投资办厂或入驻扶贫微车间,累计实际投资额达到7830万元,吸纳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38人,在该县掀起了一轮产业扶贫的热潮。

特色产业兴 集体经济强

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位于海拔1448米高的白云山半山腰,产业以茶叶、杉木、油茶为主。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原因,老巴村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7.9%。近年来,该村不断扩大茶叶、杉木、油茶、中药材种植面积,目前全村有茶叶3000亩、杉木7000亩、油茶1900亩、中药材300亩,实现产业100%覆盖贫困户,2018年,老巴村在该乡第一个实现整村摘帽,目前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至1.8%,全村只有10户30人尚未脱贫,2020年计划实现全部脱贫。

为走上高质量脱贫之路,加快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该村建成一个茶叶加工厂,每年可加工毛茶约90吨,其生产的“明前绿茶”获得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的品质认证“品质正印”,成为该县首个、广西第四个获得该证书的茶叶产品。茶厂的建成投产不仅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也解决了老巴村3000多亩的茶叶加工销售难问题,带动350多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

“绣”出美好新生活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指尖技艺,分别于2006年、2009年被列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自治区级非物质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2人,县级3人。

在同乐苗族乡境内随处可见刺绣的各族妇女,有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三江侗绣博物馆馆长杨甜介绍,侗族侗绣全手工制作,经过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做出精美侗绣作品,这些作品除了留作家人衣饰自用外,有的销往贵州、云南,有的甚至销往国外。

目前,同乐村建成了“三江侗绣博物馆”1个、刺绣楼1座、成立侗族刺绣协会1个,成立了三江县传福侗绣有限责任公司、三江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和清花绣坊等传承基地。围绕“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运行模式,带动当地群众300多户,其中贫困户50多户,可以获得收入1.5万元。2019年,同乐苗族乡侗族刺绣产值7350多万元,从事侗族刺绣达1万人。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柳州市将凝心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罗珊珊 何淞荧 林亮)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