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渔业,构建宁夏复合产业链新模式

贺兰渔业,构建宁夏复合产业链新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12 1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辽阔的水域中,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今年以来,贺兰县立足渔业资源优势,在常信乡寇家湖规划建设贺兰县渔业公园项目。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绿色农业技术为载体,构建“渔业+科教+养生+体验”的复合产业链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精致农业、创意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转型升级。

宁夏贺兰县渔业公园以适水产业为依托,以绿色农业技术为载体,以生态湿地观光、休闲垂钓、渔事体验为特色,着力提升区域内渔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培育优势项目,创立渔业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渔业观光园的产业价值,构建“渔业+科教+养生+体验”的复合产业链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精致农业、创意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将休闲、体验、科教等产业的叠加和延伸,充分释放基地的资源价值。

“目前渔业公园的渔业产值占到全县的农业总产值10%多一点,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一点,全县有700余户养殖户,1200多位从业人员,政府在基础建设上也会给予一些支持。”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武竞对记者说道。

记者在拱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渔业公园正在进行的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项目,养虾池塘中诱捕到的南美白对虾正在繁育期。“我们预计50天后上市销售对虾,宁夏将不会一直依靠外面获得对虾的货,我们的对虾有非常好的前景。” 拱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开展说。

根据贺兰县渔业公园总体规划,渔业公园含13个子项目,包括渔业公园标志性建筑、渔文化博物馆、科技展示馆及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等。贺兰县将打造一个高科技渔业示范区,进行大面积的养殖品种更新,为本县渔业发展保驾护航。(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张亮 李應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