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百姓生活】驴打滚、羊羔息……看到这些就饿了?小心反被“它”吃了

【民法典与百姓生活】驴打滚、羊羔息……看到这些就饿了?小心反被“它”吃了

来源:网络 2020-08-11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耳窿、驴打滚、羊羔息、坐地抽,这些名词你听说过吗?它们都和高利贷相关,是高利贷的不同形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通过利滚利让借高利贷的人负债累累。

还有多少人记得,2018年5月,一封女孩的遗书引爆全网,一家三口因不堪承受高利贷的重压而选择自杀,幸亏救援及时,才没有酿成人间悲剧。

高利贷危害如此之大,法律难道不管吗?当然不是。相关司法解释、规章中已有禁止性规定。今年5月28日,我国首部民法典表决通过,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合同编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第680条第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检察官助理朱光美告诉记者,在民法典之前,相关司法解释、规章对高利贷已经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民法典中的规定是我国第一次以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形式禁止高利放贷。

“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不言自明。它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金融安全,而且由于高利贷发放者在催债过程中会采取殴打、非法拘禁等手段逼迫还债,造成人心恐慌,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朱光美表示,民法典对高利贷说“不”,体现了国家打击高利贷的鲜明态度,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记者发现,虽然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但是却没有规定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对利率计算等留出了解释和调整的空间。

对此,朱光美解释说:“利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过程,要考虑市场价格、经济发展、社会改革等因素。利率不是恒定不变的,会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相应地,高利贷的认定利率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加之民法典具有概括性、原则性的特点,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则需要更有操作性的规则,因此民法典并没有规定高利贷的认定标准,这需要有关部门综合研究后确定。”

“高利贷的认定标准通常会通过司法解释来规定。”朱光美补充道,比如,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

禁止高利放贷写入民法典,检察机关又该如何依法履职呢?朱光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检察机关对履职过程中发现的高利放贷行为,应当依法提出监督意见。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法院、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更大程度上凝聚合力,打击高利放贷行为,减少高利贷案件的发生。”(作者: 孙风娟 )

编辑:胡仲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