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行与思)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转化为教育资源,把学校小课堂与抗疫大课堂联接起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讲清、讲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能够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行与思)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8-09 08: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转化为教育资源,把学校小课堂与抗疫大课堂联接起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讲清、讲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能够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讲透“主心骨”,培育爱党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给学生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必须首先讲准、讲清、讲透重大问题,讲清楚是谁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是谁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引领青年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讲好“守护神”,培育敬业心。这次抗击疫情,白衣天使成为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向学生讲好医护人员当好人民健康“守护神”的故事,让学生深刻懂得,选择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一份责任。只要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

讲好志愿者,培育公德心。抗击疫情,志愿者在行动,一顶顶红帽见证着志愿者的奉献和坚持。向学生讲好志愿者的抗疫故事,就是用志愿者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心中有大我、有奉献、有担当。

讲好普通人,培育感恩心。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离不开每个人的坚持、努力和积极配合。每名学生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奉献者。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那些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还要善于发现普通人的动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心中埋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种子。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