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正值盛夏,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康乐镇大草滩村经堂沟举办了以“传承裕固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民族文化传承汇报体验会。
汇报体验会上,各级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身着艳丽的服饰来到大草滩村经堂沟,围坐成一圈。台上尧熬尔文化传承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安江·帕恩汇报裕固文化传承传播情况。安江·帕恩从小就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一直致力于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他在2016年就建立了第一个“尧熬尔文化研究微信群”,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尧熬尔文化传承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挖掘、整理、传承尧熬尔语言,研究、传承传统民族服饰、民族礼仪。
目前,交流群数量由一个发展到十个,群成员近1000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年逾古稀,年龄最小的只有三岁,平日里大家在群内以裕固语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据了解,裕固族源于古回鹘,历史十分悠久,有“向着太阳的民族”之称。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取与“尧熬尔”译音相近的“裕固”作为该民族名称,有富裕巩固之意。历史原因使然,裕固族遗失了本民族的文字,转而用口头传承的方式来传承民族文化,语言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载体。
汇报结束后,该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屈爱元介绍了大草滩村史记忆馆。据了解,大草滩村是裕固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自然风景集一身的一个美丽村落。全村三分之一的人擅长裕固族民歌演唱、婚礼祝词、织褐子、剪马鬃、打奶桶、捻线、擀毡等民间文艺,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传承比较完整的地方。该村曾经开该县民俗文化艺术节之先河,早在2003年,就被国家民委定为“民俗文化村”; 2017年7月,建成全县第一个乡村记忆馆,让年轻一代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方水土,了解村情村风,使之“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张掖市裕固族口述文学与语言传承人孟先忠说:“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裕固族,才能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好的是现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传统文化不但要保持好、发扬好,更要与现代结合好,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把裕固族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安江·帕恩满怀信心地说。
至目前,裕固族语言被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列为“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工程”全国试点抢救保护项目,裕固族民歌、服饰、婚俗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等12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拍摄了裕固族非遗纪录片《西茂的婚礼》,描写裕固族民族文化的电影故事片《安江鹿儿》。
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