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管理体系正加快形成

来源:新华网
2020-08-04 19: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记者王立彬)解决农村住宅用地没规划、缺计划、无指标问题,满足农民合理住宅用地需求,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体系正加快形成。

记者4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明确,2020年底前完成全国农村地籍调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率达到80%以上。明年底前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房屋登记资料清理整合,数据逐级汇交至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推进,将为保障农民合理建房用地、保护耕地提供产权保障。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江华安说,清理乱占耕地建房,离不开保障农村居民建房合理需求。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宅基地农户申请、村组审核、乡镇审批程序。按新土地管理法,两部门明确宅基地和村民住宅规划许可实行一表申请、合并办理,由乡镇人民政府一并发放农村宅基地批准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简化集体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此次两部门同时下发《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就是要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同时保障村民建住宅合理用地需求。随着一系列文件出台,从规划和计划指标落实到建房申请审批和监管,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正加快形成。

据介绍,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对耕地保护至关重要。作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首批试点,金华市金东区强化土地管理、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该区傅村镇傅一村280余亩荒地通过流转、整治变水田,种水稻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通过专业合作社承包,每年又为村集体带来近50万元收入,村民还能通过入股享受部分红利。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