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人钱莹:秉承传统文化精神 传递苏式园林品牌价值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8-04 09:52
2020-08-04 0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传统的坚持都不会落伍,其精髓在于运用当代价值观念对传统做出全新的解读。

“苏州园林向公众开放已逾60年,它从古典的游览景区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符号,以外在的自然景观和深层的文化内涵,赋予景区和城市独特的底蕴。” 作为一名平凡的园林守护者,钱莹认为如今的苏州园林已不局限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自然审美,如何传承园林文化?如何打造新时代的园林品牌价值?如何吸引年轻人与苏州园林互动?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

钱莹2000年入职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目前主要负责狮子林的推广活动、导游人员的指导培训,以及内部台账管理等工作。增加狮子林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是钱莹日常工作的中心。“将狮子林作为一个品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执行层面上说,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玩法,联动线上线下传媒,可以让狮子林年轻起来,从而收获大众的关注。”她说道。每年苏州狮子林宣传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展开,旨在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强调城市文化名片,增加入园人次。

去年春节期间狮子林特色梅花走进上海豫园,这场活动不仅将9棵苏派传统劈梅桩、2棵枯干梅桩盆景、4棵大型梅桩及5棵中型老梅桩盆景带到上海豫园,现场游客还可免费体验梅花妆,参与拓福等互动环节。整个活动期间,钱莹为游客详细介绍狮子林的特色梅花,亲自为游客点梅花妆、拓福,积极向游客传递苏式园林文化精神。本次春节赏梅活动,狮子林作为一个地方品牌突破地域限制,与上海豫园进行创意合作,为国内外游客带来不同以往的游览体验,有效提升了狮子林对内对外的品牌辐射。

图片1.png

狮子林特色梅花走进上海豫园

图片2.png

狮子林特色梅花走进上海豫园

“通过现代手工制作,传统习俗也可焕发生机。”钱莹表示,现代的审美与材料科技为传统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现渠道。今年立夏时节,狮子林开展了“趣味民俗迎立夏”的活动,钱莹在现场向游客展示蛋网编织工艺,并设置趣味小知识有奖问答等环节,让中外游客了解立夏节气的由来,用现代眼光回溯农耕文化的传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加深游客对狮子林的游览印象。此外,狮子林每年端午节举办DIY手工香包活动,以亲子关系为纽带,融合现代生活习惯,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两代人之间传递,培养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豪感。“有新意、有内涵、有趣味,让传统习俗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是园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执着。”钱莹一直如此坚持。

图片3.png

狮子林趣味民俗迎立夏

图片4.png

狮子林趣味民俗迎立夏

图片5.png

狮子林端午DIY手工香包

图片6.png

狮子林端午DIY手工香包

在苏州狮子林的对外宣传推广上,钱莹大胆创新,躬行实践,而在对待园林内部的管理工作时,她更是高标准、严要求。钱莹负责导游讲解组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她始终强调:“导游,归根结底是服务工作。工作时一定要将微笑挂在脸上,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游客。”导游导览与讲解是打造优质园林形象的软实力,而内部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游客的游园体验。钱莹从细节处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导游迅速成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技能。此外,对于园林内部台账管理,钱莹事必躬亲,有序开展依法行政、执法规范、事业发展等工作,并及时进行科室信息汇报,积极组织工会活动等。

“每一位园林人都是传承中华文化、传递园林品牌价值的载体。”钱莹感慨道,与园林一起成长,也是每一位园林人的工作价值所在。和狮子林相伴的二十载春秋里,钱莹先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耕耘,丰富的工作经历帮助她对园林有了多维度、立体式的理解。她认为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园林人本身的素养与知识储备。每一次与游客的交流都是传统文化和品牌价值输出的机会,能否把握这些机会取决于园林人平时的积累与学习,而“书籍、展览、同行交流等都是提升自己良好的途径。”

钱莹说:“坚持思考,坚守岗位,是我作为一名园林人的本分。不断深耕狮子林的品牌形象,增加游客与狮子林的情感粘度与文化共鸣,则是我的工作动力与方向。”

关于苏州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