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合作社免费给我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技术,在销路上也不用发愁,‘村社合一’发展模式给我壮了胆。目前,一共产了9吨多的瓜,按市场价格每斤1元收购,收入就能达到将近1万元左右。”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瓜州镇三工村种植户吴永太说,2011年开始,他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种植蜜瓜,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自身不断努力,让自家的日子过的红火了起来。
吴永太将新鲜采摘的大棚瓜拉运装车
据瓜州县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薜新兵介绍,为扶持带动全镇贫困户发展设施蜜瓜,增加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今年,合作社采取“固定收益+利润分红”模式和规模发展的思路,当地农户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能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同时,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肥料等农业生产物资,以合同保底收购方式,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运输、售卖一体化服务,真正实现“两茬种植、错时上市”,“全年生产、四季有瓜”的目标。
图为蜜瓜收购
在村社合作的引领下,瓜州镇万亩绿色蜜瓜扶贫产业园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新增连体钢架大棚700座,种植设施蜜瓜400亩,大田节水蜜瓜1500亩。“村社合一”平台的搭建,盘活了村集体闲置的土地资源,也让有劳动力的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全镇蜜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建成蜜瓜综合示范园区2个,蜜瓜专业村3个、专业组8个,全镇85%的蜜瓜实现订单销售。
图为 大棚蜜瓜“甜蜜”上市
瓜州县瓜州镇“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只是全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瓜州县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作用,整合产业扶贫资金1.02亿元,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紧盯蜜瓜、枸杞、构树、设施养殖等产业,采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资产收益项目71项,着力打造了区域性广、带动力强的“产加销”一体化综合扶贫产业示范园30个,形成资源链接、整体推进的聚合效应和多方投入、联合共建的扶贫新格局,12家龙头企业、32家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特色产业订单种植、畜禽托养、科技服务、产销对接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劳务收入”的利益联结带贫机制,实现了龙头壮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摄影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