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31日电 7月31日,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科幻电影《致命复活》在北京首映。这部电影主要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话题展开,通过艺术化的电影情节设计,呼吁公众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
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科幻电影
电影《致命复活》讲述了气候恶劣变化及冰川融化,导致一种远古细菌复苏,在人类之间传播并迅速变异,人们在“末日危机”中寻找求生办法。这部电影是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帮助指导下,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北京巨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作为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科幻电影,该片历时5年创作和2年拍摄制作完成。期间邀请了数十位气象、海洋、能源、计算机、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科学家作为专家顾问团,最终选择了由气候危机引发的“疫情”和“洪水”作为背景,探讨人类个体如何团结共渡灾难。
“与市场上常见的侧重‘幻 ’的科幻片相比,我们的电影要更严谨的专注于‘科’”,电影编剧、导演杨乐在分享电影拍摄的心路历程时谈到,“这不仅是一场大型灾难,更是一场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考验,我时常会觉得自己身处其中,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人们一丝警醒。”而作为电影策划制作发行方的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的初衷,则是出于环保人的先见之明和风险预防职责,向公众发出预警: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转型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上。
具有预警性质的灾难片诞生恰逢其时
当下,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是一堂生动的现实主义教育课,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致命复活》作为具有预警性质的灾难片诞生恰逢其时。如果说疫情是一次让人类付出巨大代价并思考汲取教训的黑天鹅事件,那么气候变化——这个看起来遥远、行进缓慢、似可躲避的灰犀牛事件,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电影中强调的气候变化,是不容辩驳的科学事实,它已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积雪和冰量减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当代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局面持续下去,甚至将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经济衰退、地区冲突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指出,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而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更为严峻的是,全球碳计划组织《2018全球碳预算》报告指出,全球碳排放在经过了2014至2016年三年的平稳期后,于2017年重新进入“上升期”,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纪录,且上升趋势仍未得到逆转。
除了极端天气,气候升温还可能使“保存”在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冻土中的微生物和病毒走向“复活”。著名科学家比尔·麦克吉本(Bill McKibben)在其新著《蹒跚前行:人类是否已然走向终结?》(Falter:Has the Human Game Begun to Play Itself Out?)一书中提出:全球升温“可能导致被困在永久冻土中的致命疾病卷土重来”,成为人类灭绝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五大原因之一。与温室气体一样,微生物和病毒的传播是无国界的,那时将无人可以幸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同样也是众所周知的。简单来说,必须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争取控制在1.5℃以内,即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根据IPCC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特别报告《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范围内,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约45%,到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
尽管全球碳排放量依旧高企,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努力和付出有目共睹。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其作为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完成2020年前承诺的目标,2019年中国GDP比2005年增长了超过4倍的同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8.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为全球首位。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成果显著,每个公民享有的蓝天越来越多。
正如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强调,在气候变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人类的前途命运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挑战从未停歇,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共同携手应对,才会有新的希望。
地球上人与人、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电影出品方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总结表示,今天,作为一名环保人,我们向广大公众发出呼吁:我们必须转型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当每一个人把少开一天车、少亮一盏灯、少用一次塑料变为自觉的行动,我们就可以改变气候变化的现状,挽救人类于危难。
首映式活动的最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宣布《致命复活》自7月31日起正式开始在全国院线上映,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相信观影之后,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会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