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基会郭美荐:从“我要上学”到“上好学”,新时代希望工程大有可为

郭美荐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寨县希望小学的30年变迁是中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是我们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关心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体现。

中国青基会郭美荐:从“我要上学”到“上好学”,新时代希望工程大有可为

来源: 中国日报
2020-07-31 15: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寨县希望小学

中国日报7月31日电 今年是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成立三十周年。作为我国第一所以“希望小学”命名的学校,金寨县希望小学曾经“蜗居”于一个祠堂,学生不足百人。如今,该小学是拥有两个校区、数栋校舍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学校,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近百人。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寨县希望小学的30年变迁是中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是我们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关心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体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中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条件十分有限,因贫困等原因造成的失学学生的数量很庞大。据报道,当时全国每年约有270万学龄儿童未入学。在此背景下,1989年共青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同年,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号召全社会为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资助贫困家庭失学少年儿童奉献爱心。

中国青基会数据显示,三十年来,希望工程已经资助了600多万名困难家庭的孩子,援建了2万多所希望小学,实施一系列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

希望工程在当时受到了公众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积极响应。当时人们形成一种共识,支持希望工程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所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希望工程成为公益的代名词。

郭美荐将希望工程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总结为四点: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届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并率先垂范、亲自参与;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乐善好施等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回应了社会对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关切;四是共青团组织发挥各方面优势,广泛动员、精心实施。

希望工程自成立一直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教育事业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迅速发展。但是,郭美荐认为,在解决了“我要上学”的问题后,还有更多“上好学”的期盼,这种需求意味着希望工程还大有可为。

希望工程的实施一直是与时俱进的。国家提出“两免一补”等政策后,希望工程更多地关注在校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问题,通过开展“希望工程快乐系列”项目,为贫困地区小学配备音体美、电脑教室、希望厨房等,丰富希望工程的资助体系,提升希望工程内涵,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几年,希望工程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发起实施“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项目,加大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努力为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资助”(10万+任务)。截至目前资助学生数量已经超过12万名。

30年来,中国青基会不断丰富希望工程项目体系,充实希望工程内涵,努力为农村地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支持。

今年3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希望工程作出了部署。

郭美荐表示,下一步,中国青基会将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实施“助学兴教计划”“健康守护计划”“素质提升计划”“紧急救助计划”“铸魂育人计划”五大计划,以五大计划为中心,将推出系列新时代希望工程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