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勇村,用水不再愁(大国小家·扶贫印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07-30 0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8日,谭凤金的女儿(中)在家里接水。

覃文军摄(人民视觉)

  2017年9月2日,弄勇村村民在修建家庭水柜。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深山里的路边排着一溜家庭水柜。它们肚子深,块头大,是弄勇村每家每户的宝贝。从水柜拉一根水管到家里,乡亲们就再也不会为用水发愁了。

搁以前,村里人喝水只能用“难”来形容——石头缝里漏,雨水难留;离家十来里,河水难运;净化设施差,有水难喝。在大化县这样的石漠化地区,饮水安全曾是长期以来的难题。

回忆起以前用水的经历,村民谭凤金扛出一根竹扁担来。“那时候,遇到旱季没有雨水,我们只能去河边挑水,要爬山过坎。挑上五六十斤的水,来回花两三个钟头。”她说。

水资源的匮乏,曾是这里脱贫致富的阻碍。家庭水柜建好之前,谭凤金家是贫困户,仅有的七分玉米地一旦遇到大旱就会大幅减产。而发展养殖等其他产业,更是想都不敢想。

2016年,大化县开展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集中供水、家庭水柜等工程开工。2018年,在政府出资1.3万元的基础上,谭凤金自家添补了3000元,家庭水柜动工了。当年9月,60立方米的水柜完工时,谭凤金买了一大块肉来庆祝。她的女儿回忆说:“那顿饭,我们吃得比过年还好。”

“十三五”以来,广西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初步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广西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万余处。今年,还计划巩固提升2319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喝水难这个心头事解决之后,谭凤金养了一头牛,还建了鸡舍。谭凤金家在2018年年底脱贫,往后的日子越来越兴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10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