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工程留人才,银川256套共有产权房正式揭牌交房!

7月24日上午,2019年度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揭牌交房仪式在金凤区通福家园举行,50名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入住代表现场拿到房屋钥匙,这意味着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政策全面落地,256套共有产权房正式揭牌交房。

宜居工程留人才,银川256套共有产权房正式揭牌交房!

来源:银川新闻网 2020-07-24 17: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4日上午,2019年度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揭牌交房仪式在金凤区通福家园举行,50名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入住代表现场拿到房屋钥匙,这意味着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政策全面落地,256套共有产权房正式揭牌交房。

只要努力工作 银川会用它最温情的方式回馈你

当天,26岁的周楠拿到了通福家园小区B63104的钥匙,记者跟随周楠一起来到他未来的新居,尽管还是毛坯房,可周楠激动地在各个房间“参观”。“我2019年下半年从西安一家跨国公司回到银川工作,通过招聘进入共享装备股份公司任营销经理一职。”

回到银川的周楠解决了工作后,萌生了买一套房的想法。“当时去公司周边看了房子,价格不便宜,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按照如今的房价,想要立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无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我知道咱们银川市出台了《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实施办法》,我在想自己是否能享受这个政策。”周楠说道。

2019年底,周楠根据相关通知报送了申请资料。“很快就看到了公示通知,今年6月9日,我收到了入选本次宜居工程人员名单的通知。”怀着激动的心情,7月4日周楠在银川市民大厅参加摇号选房,很幸运,当天他抽到了一套非常心仪的房子。

“我抽的是通福家园小区90.38平方米的房子,每年交1.8万,连续交8年,需要14.4万,房子的产权就属于我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小区距离公司开车只需要20分钟左右,非常方便,我打算年底就开始装修。”周楠向记者说着他的规划。

看着眼前的新居,周楠长舒一口气:“我家是中宁县的,毕业后一直在外漂泊,现在总算在银川有了一个稳定的安身之所,身边很多同学听说银川的这个宜居工程政策后,都打算回到银川就业。”

记得抽房前咨询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时,他告诉周楠:“只要你们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为城市做出贡献,银川这片土地会用它最温情的方式回馈你们。”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周楠的心中。

“能成为银川大学生宜居工程的受益者,我的感恩之情无以言表,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创造的美好的时代,感谢银川市委推出这么实际的好政策,房子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未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价值,在公司做个奋进者,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周楠告诉记者。

1.1亿元筹集首批“共有产权房”256套

事实上,近年来,像周楠一样回到银川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银川市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来银就业创业,出台了“一揽子”人才政策,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出台了《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实施办法》,为推动重点产业“双创”人才引进培养加大投入。

面向来银就业创业且符合创新型人才需求目录专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银川市给予最高每年2.4万元的生活补贴、12万元的购房补贴、90平米的人才公寓或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措施。

其中,大学生“共有产权房”这一保障措施,因含金量最高而备受大学生青睐,即来银就业创业的创新型大学生,按照博士、硕士、学士等层次,每年仅支付0.54万元(博士)、1.8万元(硕士、学士),5-8年后即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全产权房屋。为让人才政策圆满落地取悦于“才”,银川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1亿元在金凤区通福家园、高桥家园筹集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256套,为政策的兑现落实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创新破难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2018年4月,《银川市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实施办法》出台,首次提出大学生“共有产权房”概念。

随着政策兑现准备工作的展开,房源筹集、产权约定、过户办理、税收征缴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层出不穷,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市委人才工作局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国资、住建、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认真梳理问题、反复研究对策,于2019年8月推动出台了《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9年11月正式启动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申报工作,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

事实上,目前全国“共有产权房”这一住房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银川市大胆创新,并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全国落实共有产权房政策进行了有益尝试。

落地开花营造“拴心留人”最优环境

截至目前,银川市市辖三区、经开区、综保区及苏银产业园等共有976名来银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入选享受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其中,288人选择共有产权房,688人选择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等保障方式。

7月4日,市委人才工作局组织288名选择共有产权房的入选人员在市民大厅进行了摇号选房工作,256套共有产权房全部“名花有主”,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及入住人才公寓等保障方式的政策兑现工作全面启动。

据市委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余梁介绍,下一步将促指导各县(市)区、园区落实好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拓宽大学生“共有产权房”房源筹集渠道,提高“共有产权房”物业服务质量,切实做好来银大学生住房保障工作。同时,加快银川市各项人才政策兑现步伐,营造拴心留人最优环境,让青年人才在银川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关注银川、了解银川、留在银川,为银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詹思佳 鲍成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