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城市研学,成都儿童团推出“天府学堂·城市课表”

2020-07-24 09: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今年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原本火热的研学市场浇上了一盆冷水。

根据新东方此前发布的白皮书数据,2018年时,泛游学与营地教育市场规模已达946亿元左右,未来预计将保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千亿元。

但随着中小学的相继开学,各地相应的疫情防控要求也随之出台。就成都而言,一月底,成都市教育局发出《致全市师生及家长的一封公开信》,除了向全市师生及家长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还特别提到“不要让孩子参加诸如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聚集性活动,不建议带孩子出游。”

这对于蓬勃发展的研学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研学旅行被迫按下暂停键,不少研学机构也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从业者不断流失。

如今,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各行各业慢慢重启,在复苏背景下,研学旅行怎么办?后疫情时代,研学机构如何把握复苏机遇?何为真正的自然研学教育?研学教育又如何能够做好学校教育的延伸?

21日上午,由成都儿童团和西岭雪山共同主办的西岭雪山自然营地教育推荐会暨西岭雪山自然研学共享营地启动仪式在西岭雪山举行,来自成都各大知名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与成都市德育教育专家、研学课程设计专家一道,就后疫情时代研学机构的发展、研学课程的开发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的教育推荐会暨共享营地启动仪式上,成都儿童团还联合西岭雪山,与16家不同特色的成都知名机构共建自然教育基地,推出城市课表计划,用10余门不同主题的优质研学课程,给成都的孩子不一样的研学体验,也以此作为成为后疫情时代,各方资源相互联动的一个起点,去推动研学市场恢复和发力。

后疫情时期,景区、机构应如何把握“2020下半场”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恢复跨省团队旅游,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这个信号的释放,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研学市场来说,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毫无疑问,2020的下半场,将是研学行业复苏的一个重要转折。一方面,跨省旅行的解禁将带来更大的客户分流;本地景区机构需要更加优质的产品留住用户;另一方面,在整个行业紧缩的状态下,如何用更为有限的预算打造出符合受众期待的爆款,将成为机构、景区的长考。

这是后疫情时代,对于机构和景区的新考验,但与此同时,传统研学市场存在的行业痛点依旧一点没变。

对景区来说,景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场景资源,但没有建立起与之对应、可以不断丰富、迭代的课程和玩法,难以建立起良性的客群体验,资源价值难以发挥。对机构来说,课程资源丰富,玩法多样,但缺少实现场景和营销路径。

在这样一个档口,成都儿童团就可以利用其官方媒体的优势,借助强大的媒体矩阵,发挥精准营销的优势,携手广大景区、机构共同打造城市级研学教育营销计划,构筑常态化社群,为优质的研学课程和计划持续赋能。

作为成都本地最大的教育类的官方媒体,成都儿童团全平台目前共计注册用户超过70万。深度付费链接的用户超过19万,每一年,成都儿童团生产的原创稿件接近4000条,全网的阅读超过了1.1亿,同时,成都儿童团还拥有超过200个社群,通过不同的主题、地域、年龄段来进行区分,在不断的社群运营和维护中,保持着与家长的深度粘结。

景区、机构、媒体三方联动,城市课表助力研学市场恢复

作为当天教育推荐会暨共享营地启动仪式上的重头戏,成都儿童团宣布,将联合广大景区、机构,共同打造成都市“天府学堂·城市课表”研学教育平台,整合景区、机构资源优势,面向成都市中高端家庭共同打造一套不断更新的高品质研学游学、亲子游玩、素质教育产品,并借助媒体力量实现项目精准营销,一站式解决本地家庭“周末去哪儿”的出游需求。

对景区来说,城市课表计划的启动,将更好地盘活景区资源,将景区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对机构而言,课程有了更好的落地场景,保证了课程的最优效果,而成都儿童团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把这些优质的课程甄选出来,推荐给家长,可以预见的是,当这个课表计划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最终受益的对象,将是生长在这片文化沃土的众多孩子。

此次城市课表计划的相关发起者就表示,我们希望以景区为中心,或者以景区为场景,把我们机构的课程单一课程融合成一个面向城市所有家庭的系列课表,这样的话它整体的体量和规模和档次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让研学真正对孩子产生教育效果,而不是只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营地里简单玩几天。”

在城市课表提供的落地课程中,有自然教育、动植物科普、山地运动等主题,也将开设艺术、英文、戏剧教育等课程。据了解,首批“天府学堂·城市课表”将聚合全城优质机构,打造首个自然教育主题基地,配套10-15个自然教育课程,为成都家长提供最优质的研学课程和最纯粹的研学营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优质的主题基地和主题教育课程也会陆续上线,给成都的家长更多样和更丰富的选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