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给人们带来苦难和死亡。这是一场卫生危机,一场经济危机,一场社会危机,一场人类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各个国家、各个社群内部以及彼此之间严重的系统性不平等现象。
更广泛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世界的脆弱面——不仅在于应对前所未有的突发卫生事件,还在于我们对气候危机的迟缓应对、网络空间的无法无天以及核扩散的风险。
很显然,实现更高质量复苏的唯一方法就是携手合作。但这也远远无法得到保证。如果处理得当,我们可以引导复苏走上一条更具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但如果政策协调不力,则有可能锁定——甚至加剧——本已不可持续的不平等现象,逆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减贫之路,导致未来较高的排放。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一致采取行动。
愈演愈烈的气候危机彰显了采取行动的利害关系和必要性。我们需要把复苏变成一个真正的机会,为未来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对气候危机的应对至关重要。
我们看到了一些鼓舞人心的信号,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洪水、长期的空气污染、干旱和野火正在摧毁生命、商业和生态系统。食物和水资源的短缺正在加剧武装冲突,如果不采取更加强有力的举措,情况可能变得越来越糟。
这些灾难性后果是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案同样也是众所周知的。
简单来说,我们必须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保护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减排45%。
我们没有理由不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获取了相关技术和专长,在《巴黎协定》中确立了全球框架。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我们做出改变。这种势头只会有增无减,因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健康和繁荣依赖于此。
现在急需代表他们做决定的人发挥更大的领导力。
中国是通过和批准《巴黎协定》的重要伙伴。但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巴黎协定》的目标有可能变得遥不可及。
小步前进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的是变革性的举措。如果人们之前对大规模变革的可能性还有犹豫,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应该能够消除任何疑虑。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数十亿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消费方式、出行方式和交流方式。数万亿美元的资金被调动起来,用于拯救生命,维持生计。
现在,对于正从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来的国家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为此,各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如果使用得当,这笔资金将推动气候行动不断前行;如果使用不当,这笔资金将使气候行动倒退数年,而科学研究表明,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简而言之,世界如何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实现复苏是关系到我们星球健康的“成败时刻”。
在我们面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窗口和一个很大的机会,可以重建一个更加清洁、更加公平、更加安全的世界。我已经要求各国在拯救、重建和重置经济的过程中考虑六大气候行动。
第一,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具韧性,并确保公正的过渡。
第二,我们需要创造绿色就业岗位,实现可持续增长。
第三,救助工业、航空业和航运业的前提条件应当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保持一致。
第四,我们需要停止在化石燃料补贴和煤炭资助上浪费资金。
第五,我们需要在所有决策中考虑气候风险。在未来几个月,由于公司、投资者和国家将做出影响深远的财务决定,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第六,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全球挑战要求全球解决方案。二十国集团必须以身作则,这至关重要。我已经要求二十国集团引领绿色复苏,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在明年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向《巴黎协定》提交更具雄心的国家气候计划。
在绿色发展的全球竞赛中,行动迅速的国家和公司将享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全球投资者正在回避化石燃料,寻找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
尽管排放量依旧较高,中国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气候领导力。在过去五年中,中国部署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全球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都在中国销售,中国还生产了全球99%的电动巴士。随着世界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中国可以通过采取大胆行动收获巨大利益:更强劲的增长、更多的就业岗位、更清洁的空气、更好的健康水平。
就像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气候变化同样不分国界。通过发挥领导力,中国可以帮助保护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居民。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青年群体可以继续引领我们不断前行,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本文是古特雷斯7月23日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后疫情世界的气候治理”的演讲。作者独家授权由《中国日报》改编发表。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