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组成的“七彩绘·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重庆市渝中区、沙坪坝区、永川区开展大学生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七彩绘·返家乡”实践服务团由四支小队组成,他们走出校门,深入当地,结合并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紧紧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新变化,用真情诉说“战疫”背后的感人故事,用画笔描绘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画卷。
实地调研了解民心
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七彩绘·理论普及宣讲团”来到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双龙村。志愿者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详细了解双龙村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当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通过与双龙村第一书记唐书记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今年双龙村仅剩的5家贫困户已全部完成脱贫。当地还将会以“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综合体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在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致力于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唐书记的介绍下我们来到双龙村便民服务大厅,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新鲜词——“汇德银行”。“汇德银行”是双龙村今年开始实行的一项新制度,它将村民们的每一次“好事”行为用积分的形式进行计录,当积分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通过它们来兑换相应档次的生活用品。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加入到乡村环境保护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双龙村的发展变化是“脱贫攻坚”、“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一个体现,志愿者们从中深有感触,这给志愿者们对脱贫攻坚政策的认识和后续调研报告的撰写打下了夯实基础。
先进事迹振奋人心
无私大爱诠释朴素情怀,他用医者仁心丈量战疫前线。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七彩绘·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寻访团”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副组长胡鹏医生进行了采访。
胡医生作为重庆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的副组长,第1次接到任务是在1月20日,那天他们乘飞机前往巫山去诊断和治疗重庆第1例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胡医生说到作为一名感染科的医生,当时面对这个病情没有丝毫恐惧,勇冲一线,是义务也是本能。尽管在疫情面前人类非常渺小,但是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坚定信念,保持信心,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五月底胡医生还作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医疗队队长带队驰援巴勒斯坦,他选择继续将自己不惧艰险、医者仁心的品质与精神带向更多的地方。
短短的交谈,志愿者们受益匪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将治好每一位病人作为首要目标,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逆风而行,却仍勇往直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如火,“逆行者”迎难而上!他们是人民的骄傲,是真正的大英雄。
复工复产协力同心
严阵以待、平顺有序、执着坚守,确保回归正常生产生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七彩绘·复工复产观察团”来到重庆市永川区西源凸轮轴厂。严格遵守工厂要求,在做好了出入登记和基本防护措施后,志愿者们通过对生产一线的实地走访,了解了西源凸轮轴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以及工厂目前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志愿者们了解到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最大的专业凸轮轴生产厂家之一,主要生产的凸轮轴广泛运用于长安、宝沃、丰田等一系列汽车的发动机,工厂流水线分为“初加工制模”“精加工打磨”“再加工研磨”,厂内有数条生产线,目前已全部恢复。2019年公司生产、销售的凸轮轴产品就已达到800余万件,预计后续生产销售还会持续上升。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西源凸轮轴厂也将会加大创新力度,遵循“追求技术与市场完美结合”的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防护措施下,争做一个对国家负责任,对社会显担当的企业。
教育关爱温暖童心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七彩绘·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街道复兴寺社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七彩绘·教育关爱服务团”以线上授课线下辅导的形式开展了以“变废为宝,材料再造”为主题的“九点半”特色绘画课,意在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提升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小朋友们以小组的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光盘小钟表、宠物房、海洋馆画等形式各异的小作品并在课堂最后依次上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了创作想法。
通过这次课堂,小朋友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也了解了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在激发小朋友们探索精神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讯员 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