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中寨镇:扶贫茶苗堪比黄金叶

沿河中寨镇:扶贫茶苗堪比黄金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21 15: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的自然环境中,绿叶在树枝上恣意生长,一望无际的茶园,散发出沁人心扉的清香,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美好。

2018年10月20日,自浙江辗转千里的茶苗,在凌晨4点运抵中寨镇。志强村合作社负责人张勇心情非常激动,凌晨6点,他和黄杜村党员刘炜一起冒雨种下了“白叶一号”扶贫苗。

张勇说:“刚刚听到可能要种安吉白茶的的消息,说实话我有点心动,茶叶属于长效产业,如果产业见实效,将会大大提升大伙的生活收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张勇第一次在村里种茶了。该村自然环境适合种植茶叶,村里历来就有制茶的传统,至今还尚存些许老茶树。以前他就有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办茶山的想法,但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办起来。

早在2017年,该村十几名村民以每人5000元入股,自发成立了沿河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但因为是群众自己办,不懂技术,平时也是随便制作茶叶,周边销售,没有做成什么样子,直到2018年我们村被选定为安吉白茶的种植点,我们才开始有意识地发展茶叶产业。”张勇接着说到。

2018年8月,张勇与县里其他同志一起前往安吉县就白茶产业考察了一周,回来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种茶了。大伙热情高涨,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500亩土地整理出来。

第一批360万株扶贫茶苗运抵20 天后,志强村和毗邻的三会溪村、大宅村,在获赠4 县中率先完成了捐赠茶苗的栽种。

据了解,自获赠扶贫茶苗以来,“白叶一号”所覆盖的该镇三个村1200亩茶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1户1582人直接参与茶园除草、整地、施肥等管护工作,仅务工一项,贫困群众就得到了250多万元的收入。

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茶集团在技术和销售方面提供了支持。由于白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特别是炒制工艺最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安吉元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向沿河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捐赠了31台套白茶成套机械炒制设备;浙茶集团在沿河成立了洲州茶有限公司,以进一步打造产销全产业链,助推志强村由产业扶贫实现经济“腾飞”。

随着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志强村如今已脱贫出列。

2019年来,在“白叶一号”示范带动下,中寨镇除在志强村、大宅村、三会溪村3个村增园扩建基础上,还在其余7个村新建茶园面积5000余亩,受益农户3016户13172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35户5742人,务工收入达350万元。

中寨镇“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白茶已成为该镇主导产业,不仅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还吸引了外来客商。

“白叶一号”落地以来,为中寨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当地迅速形成了生态茶、生猪养殖、白山羊养殖等高效产业集群,确保贫困户都能通过参与生态产业实现脱贫。

大宅村第一书记付刚说,其实刚开始听说种茶,大伙还是有点抵触。“过去村民只是小规模的种植过茶叶,经营茶园的经验很少,担心茶园是否真的能盈利。”

“黄杜村除了捐赠茶苗外,还为我们提供茶叶种植和经营方面的支持,茶叶产出后还包销,后顾之忧都解决了。”他补充说到。

据付刚介绍,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户686人,截止2019年底,共减少贫困人口114户586人。2020年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户100人,如今借助白茶产业发展东风,已如期实现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清零”。(记者 马振寰 程月竹 杨军 编译 赵妍迪)

原文见7月21日中国日报15版转18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007/21/WS5f162cfba31083481725addc.html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