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雹“大将军”退役记

来源:新华网
2020-07-20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兰州7月20日电 题:战雹“大将军”退役记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马希平

“炮手”雷文科驻扎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人影作业点。工作之余,他总要去擦拭一下“光荣退伍”的老伙计——土炮“大将军”。

“别看样子土了点,当年它可立下了赫赫战功。”雷文科说。

静宁县地处西北,当地百姓多以农业为生。大小雹灾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到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

60岁的雷文科在“大将军”面前只能算是小辈。儿时在村里看着长辈用“大将军”除雹的他,二十几岁时也成了一名光荣的“炮手”。

“黑云红稍子,必有冰雹子。”过去,每当乌云遮天蔽日,村里最有经验的“炮长”便会通过“观天象”来决定是否放炮开云。往土炮中填入黑火药和沙子等物,点燃引线,随着“轰隆”一声炮响,冲击波直上云霄,撕开云雾见光明。

土炮根据口径不同,还有“二将军”“三将军”,其中最大的“大将军”口径达10厘米左右。过去,这些“将军”是村村必备的“守护神”。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当地都会举行“开炮”和“封炮”仪式,以此感谢这些长长短短的“守护神”,也祈望来年风调雨顺。

但土办法跟不上新时代。土炮由于工艺限制,在使用时易发生炸膛等安全事故;射高低,射程短,对于较高的云层无计可施;射速慢,经验丰富的炮手装填一次最快也要20分钟;全靠“炮长”的经验来预测天气,难免也会有失误。

如今,科学化的人影作业成了当地农业新的“守护神”。

人影作业全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过高射炮将装有碘化银的炮弹射向云层。碘化银可改变冰雹生长形成的物理过程,抑制冰雹增长。同时,弹药爆炸也可破坏气流结构,促使冰雹融化为雨滴或小冰粒落到地面。

静宁县气象局气象台台长王丰介绍,这一方法不仅起到了防灾减灾的作用,还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丰告诉记者,当地自2008年起构建了防雹炮阵体系网,目前共有32个标准化人影作业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气象雷达观测到强对流天气后,便会发布指导预报,通知炮点的同时申请空域,进行防雹人影作业。

截至6月30日,今年静宁县人影作业点共作业147次,发射炮弹3526枚。

“大将军”光荣退役,“继任者”是经过翻修的37毫米高射炮,射速可达每分钟100发,炮弹也换成了全程可追踪的专业作业弹。

“现在效率高多了,一会儿就把乌云打散了。”“炮手”雷文科所在的作业点今年完成了自动化高射炮改造升级,现在他只需坐在自动控制高炮系统前,按下发射按钮,炮弹即可发射出膛,让光明穿过黑暗,倾泻在大地上。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