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18日电 (记者邢奕 胡潇雨)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66岁茅锦昌退休前在崇明农业粮油公司做司机,一年收入5万多。1981年结婚后就开始种黄杨。一开始是个人爱好,2000开始慢慢有人来买,于是2015年退休后在家专门种黄杨。一开始只有1亩多,现在种了4亩,有1000株。
"黄杨销路很好,全国各地都有人来买。根据种植的时长,高度和形状,一株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两年一年我卖黄杨收入有20多万。” 茅锦昌说。“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我算是小户,种的多的大户雇人能种20-30亩。近年来村里还会请日本的专家来给我们做讲座。现在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去年市里还请画家用了2-3天给自己的家的墙面花了一幅壁画,我很满意。"
园艺村的种植黄杨的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规模种植,目前全村种植面积1000多亩,85%的村民种植黄杨,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
(邢奕 胡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