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化废为宝,濒临枯竭油气藏转身成为百亿天然气地下储备中心

辽河油田建成后将满足北方地区对巨量清洁能源的需求,改善大气质量。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化废为宝,濒临枯竭油气藏转身成为百亿天然气地下储备中心

来源:中国日报 2020-07-17 14: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17日电(记者 吴勇 郑伊然 张小敏)距离首都北京千里之外辽宁省盘锦市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一个百亿立方米级别的储气库群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满足北方地区对巨量清洁能源的需求,改善大气质量。

辽河油田储气库群雷61储气库工程,是辽河油田储气库群的7个项目之一,为了能在7月底顺利投产,工地上300多名工人顶着烈日紧张的施工。辽河油田储气库群项目被列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由辽宁省盘锦市与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共同推进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00亿元,到2035年,可形成122亿立方米的调峰气量,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地下储备中心,承担起辽宁省、东北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重任。

辽河储气库群项目建设运营更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项目可满足冬季天然气气源紧张时期,居民、企业用气的保供需求,可有效缓解区域内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并能为广大清洁取暖用户提供充足的天然气供给。“储气库公司双6集注作业区区长汪生平说。

我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存储设备的落后和供气范围的局限极大限制了天然气的进一步的推广和利用。在天然气工业体系中,储运设施是联系天然气生产与使用的纽带,是将开采出来并经净化处理达标的合格天然气提交给用户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我国天然气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变化。受北方冬季供暖用气需求等因素影响,全国范围而言北方采暖季期间天然气下游需求旺盛。不可避免的天然气消费量峰谷差和相对缺乏弹性的天然气生产将导致供需缺口的出现。

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冬季用气紧张的形势下,辽河油田持续推进储气库建设,着力打造储气库保供核心群。虽然辽河储气库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但是最终都得到完满的解决。 辽河储气库群项目最大限度发掘利用现有濒临枯竭油气藏,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保证东北地区自给自足的同时,将为京津冀地区冬季保供提供重要支持。

该项目主要依托辽河油田多年开采油气后濒临枯竭的油气藏等,通过改扩建形成地下天然储气库群,主要包括双台子储气库、雷61等储气库。到2035年,可形成122亿立方米的调峰气量。

该目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集聚资源要素、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最佳途径。 预计2035年项目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形成百亿方天然气调峰能力,目前已经建成双6储气库,正在建设雷61储气库。

(吴勇 郑伊然 张小敏)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