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同泰国总理巴育通电话,就双边关系特别是抗疫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回顾了今年以来双方在共同抗疫中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历程,为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后疫情”时代取得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中泰一家亲”的传统友谊进一步得到升华。
中泰好兄弟同甘共苦,相互支持
今年7月1日,双方共同庆祝了两国建交45周年。45年来,世界和地区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但中泰作为亲密友好邻邦,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始终坚如磐石。不管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两国总是感同身受、倾力相助,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挥了示范作用。
中泰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了各自国内和本地区的经济稳定;共同抗击非典、禽流感,保障了两国人民的健康;共同战胜印度洋海啸、中国汶川和玉树地震、泰国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帮助受灾民众生产生活得到迅速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是检验中泰关系成色的试金石。疫情在中国发生后,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第一时间向习近平主席致电表达慰问和支持,巴育总理专门录制视频为中国人民加油打气,泰国王室、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向中方捐赠大量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用物资。泰国疫情加速蔓延后,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投桃报李,克服自身物资短缺的困难,向泰国兄弟捐赠超过17万人份检测试剂、7万多件医用防护服、8万余只N95口罩和140余万只医用外科口罩以及大量呼吸机、测温仪等防疫物资。此外,中泰两国科技和卫生领域专家还举行多次视频会议,围绕防疫经验、疫苗研发、传统医药应用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
两国人文交往密切,友好基础扎实
当前,两国已缔结39对友好城市,地方交往势头强劲。中国多年稳居泰国最大旅游客源国,赴泰游客数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万人次。双方合作在泰国开设16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近1500名中国汉教志愿者在泰国传播中国语言文化。2019年共3.6万名中国学生在泰国学习,2.8万名泰国学生赴中国留学,两国青年人之间不断加深相互了解,让中泰友谊深深扎根于青年之中,万古长青。多年来,泰国电视剧在华热播,中国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也深受泰国人民的喜爱。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建国70周年之际向泰国公主诗琳通颁授“友谊勋章”,这不仅是对公主本人多年来为增进中泰友好作出特殊贡献的认可,更加是中泰友谊的生动体现,在两国传为佳话,中泰关系的民意基础日益牢固。
双边务实合作大步向前,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泰双边贸易总量和增速屡创新高。45年前建交时,双边贸易总额仅为2462万美元,而2019年已达917亿美元,增长3720多倍。中国连续七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成为泰国最大外资来源国。同全球贸易受疫情影响下滑严重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1-5月,中国从泰国进口和向泰国出口的商品总金额分别为1284.4和13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上升3.2%和13.3%,进出口总额增长8.1%。这次疫情期间双边贸易实现逆势上涨,不仅延续了双边贸易高歌猛进的良好趋势,更加为疲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泰铁路等重大项目也在克服疫情消极影响,稳步推进。
当前,中泰两国正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泰国4.0”、“东部经济走廊”等倡议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推进两国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务实合作。华为、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技术领先、理念前卫、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与泰国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推动泰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现代物流、5G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中泰互利合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添新动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持续强劲、稳健互惠的中泰关系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中泰合作经过疫情考验,变得更加富有韧性、充满活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以建交45周年为契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更大发展成就,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巩固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新的中泰贡献。
(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