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一带一路”质量标准认证及品牌培育推广中心项目论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中药材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据文献记载,岷县所产当归世称“岷归”,入药已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岷归甲中华”和“中国妇科人参”之美誉。据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集注》有“黄芪第一出陇西”、“独活出陇西者质佳”的记载,是定西道地药材记载最早的史书。岷县、陇西、渭源还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现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芪、渭源为主的党参三个道地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定西市目前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81.67万亩。
为加快推进定西中医药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产业国际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品牌对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按照定西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由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牵头,会同定西市商务局、定西市市场监管局、陇西县中药研究院到丝路传媒(成都中心)进行项目论证,并参访丝路传媒(成都)核心实验室。
该项目核心内容是围绕定西中医药产业进入东盟10国和日韩市场的国际区域性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认证的建立、标准的双边认可谈判和确立、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设立、中医药产业品牌的培育和推广传播展开。通过开展东盟和日韩市场国际区域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和产业品牌在其优势市场的精准培育推广和传播,使项目成为定西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引擎,倒逼全市中医药全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丝路国际药业智库总监、丝路传媒矩阵总编辑、丝路传媒THE SILK ROAD MEDIA创始人兼总裁朱师良主持论证会,并就项目策划背景、团队构成、实施步骤、预期目标进行了路演。
美国哈佛大学卫生政策及管理学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药物经济及政策学史晋海博士作为项目专家组首席专家,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实现路径做了详细的路演。
日本群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司英杰博士就药业检验检测实验室平台技术支撑做了详尽介绍。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副局长朱新龙,定西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董福义,定西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赵军, 陇西县中药材研究院毛正云参加论证会。
参会人员就丝路传媒策划的《定西中医药产业“一带一路”质量标准认证及品牌培育推广中心项目》的实现路径,技术支撑、团队构成、实施步骤、预期目标等核心环节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论证、交流、并达成了共识。与会者一致认为,产业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