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赶着“羊驴”奔富路

瓜州:赶着“羊驴”奔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29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柏红明家住甘肃酒泉瓜州县双塔镇月牙墩村,这几年通过自身努力,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由于人多地少,柏红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带上“贫困户”的帽子,柏红明“摘帽”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瓜州县人社局帮扶干部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柏红明的发展意愿,便将6只“扶贫羊”送到家门口,鼓励他发展养殖业。

刚开始,柏红明没有养殖经验,县上、镇上每次开展的养殖培训他都积极参与,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亲自跑到县上相关部门请教,几乎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养羊上。几年下来,柏红明的养殖已初具规模。

圈舍里茁壮成长的小羊 邓晓旭 摄

“现在圈舍里有90多只羊,一年能产下20多只羊羔。前段时间卖掉了20只,还剩70只,出栏后一年的收入近8万元。” 柏红明说。

养殖的好“钱景”让柏红明一家顺利脱贫,尝到甜头的他更坚定养殖信心。2018年,柏红明开始研究驴养殖。初次尝试,他买了10只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试竟然成功了,养羊和养驴的良好发展让他的效益成倍增加,成了镇上的“养殖红人”。

“一头母驴每年平均下一头驴崽,现在我有6只驴,按照今年市场行情来说,能收近5万元。”柏红明说。在他看来,家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这主要得益于多重帮扶政策的落实,之前全家人主要靠十几亩地过活,但今年在产业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又调引了两头基础母驴,养殖富路越走越宽广。

现在,柏红明不仅自己致富,还主动当起“养殖辅导员”,主动为村里有养殖意愿的群众传授经验和养殖技术。在柏红明的带动下,双塔镇月牙墩村户均养羊20多只。

今年,瓜州县人社局本着“一年为帮扶户做2件惠民实事”的原则,了解贫困户发展需求,探索贫困户增收门路,制定增收措施,切实为贫困户“出点子、找路子”,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扶持搭建羊圈牛棚,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落实每户一袋有机化肥的政策,鼓励其种植苜蓿、玉米等养殖饲料,推动循环养殖业发展。

疫情稳定期间开展劳务输入 邓晓旭 摄

此外,瓜州县每年对口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随时了解群众务工意愿,及时联系用工单位,搭建就业平台,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瓜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