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穷山村 如今破茧成蝶 ——渭源县元古堆村的沧桑巨变

昔日贫穷山村 如今破茧成蝶 ——渭源县元古堆村的沧桑巨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17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6日,元古堆村下起了雾蒙蒙的小雨,这个坐落在山坡上的村庄被一条横贯的公路分成了两部分,公路的两侧是一排排的房屋和种植大棚。村子里的建筑仿佛被雨水洗涤了一样,在雾蒙蒙的水汽中给人新鲜亮丽的感觉。而在2013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种光景。

元古堆村位于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海拔2440米,年平均降水量508毫米,属于高寒阴湿气候。总占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00亩,有13个村民小组447户1917人,人均耕地面积为2.87亩。2013年以前,自然资源并不匮乏的元古堆村却长期处在贫穷困苦当中。

(元古堆村今昔对比 元古堆村委会供图)

交通条件的不便是元古堆深陷贫困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但在2013年以前,元古堆的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这种条件使得生活物资难以运输,甚至村子里还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古老交换方式。村主任郭连兵回忆道,以前自己用菜去换过别人家的面粉。因为村子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很多农户家里都会有剩余的面粉,“谁家里有多余的面粉,我就用菜跟他们换”。

但是从2013年2月3日起,这种情况逐渐有了改观。那天是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元古堆村,作出了“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重要指示。习总书记的到来给了元古堆村民们极大的鼓舞,在各级党委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元古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底,元古堆有低保户151户491人,五保户8户9人,扶贫对象221户1098人,贫困面达57.3%。人均从农业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仅为66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65.8元。2018年元古堆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底实现全村无贫困户,多年累积减少贫困人口162户626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9元。

在数据变化之下,是元古堆实实在在的发展。据悉2017年,渭源县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420万元参与建设田家河光伏产业园,当年实现园区2兆瓦全额上网发电,近三年来光伏产业实现集体收益72万元。今年,县上又投入资金39万元,支持元古堆村实施农光互补羊肚菌种植配套设施建设,光伏设施铺在羊肚菌种植棚顶上,羊肚菌生长在光伏设施的荫蔽下,扩大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工作人员在喂食梅花鹿)

除了光伏产业和种植业以外,元古堆村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村庄里的一个山坡上,有一群被饲养的梅花鹿,这群梅花鹿除了其药用价值的经济收益,还可以让游客来参观。在餐饮住宿方面,则是由私人承包了一部分房屋来作为民宿。据当地民宿经营者范波介绍,民宿床位可同时接纳40人,相当于一个旅游团。他一共投资了60万,“预计两年回本”,范波自信地说道。

除了物质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外,元古堆村的村民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村委会里悬挂着一个“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兑换表,即村民可以做一些体现良好精神风貌的事情,如“积极参加义务劳动、被评为‘最美家庭’”等,获取积分,最后可以通过积分数额来换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且跟原来相比,村民们的参政积极性提高了,“原来村里开会没人来,还要挨家挨户去叫,现在每次开会百分之九十的都能来了。”村委会负责人说道。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