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战,交好“答卷”

同心共战,交好“答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12 13: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0年6月9日,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甘肃省陇南市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终极大考的“答卷”即将交到党和人民的手中。

陇南市2011年底贫困人口130多万、在秦巴山特困片区18个市中位列第一,贫困发生率53%、位列全省14个市州第一,9县区全部为国列贫困县、贫困县占比全国第一。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等地理条件也成了陇南脱贫的重要障碍。

面对困难,陇南把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帮扶难度最大的地区,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攻坚。在实施高标准脱贫任务的过程中,陇南精准发力,采取“过筛子”方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3+1”清零行动,全面解决“三保障”问题。

如今,陇南有6个县区脱贫摘帽,156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下降至3.69万,贫困发生率由53%下降到1.56%,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区18个市州第一。

这些成就离不开“弱鸟先飞”和“敢死拼命”的精神——近年来,陇南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致力脱贫。

前年5月份,村民李吉地卓玛一家搬进了坪垭藏族乡易地搬迁点,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开起了小卖部。坪垭村在武都区坪垭藏族乡,自然环境恶劣。然而,李吉地卓玛所在的坪垭藏族乡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彻底改变了居住生活环境,脱离了高山之巅,走向了富裕之路。

在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樊家坝村,刘芳军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

几年前,他和妻子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没少受罪。去年9月,子文扶贫车间在镇上成立,夫妻俩在这里上班,每月有近万元的稳定收入。

目前,全市创建扶贫车间343家,吸纳富余劳动力近万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万多个,要继续保障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特殊贫困户就业增收。

曾经以为遥远的目标,完成竟在眼前;前人规划的美好蓝图,即将由我们实现。未来,陇南市还有3个县要摘帽、有142个村要退出贫困村的行列、有3.69万人要脱贫、还有7.3万人要防止返贫致贫。

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甘肃省副省长孙雪涛说:“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量脱贫,扎实推进挂牌督战,聚精会神答好每一道考题,确保在这场终极大考中交出好答卷。”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