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暖心话,饱含习近平的民族深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6-11 08:36
2020-06-11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的暖心话,令各族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在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地区脱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乡亲们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开出一张张脱贫“药方”:在湘西十八洞村,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在大凉山腹地,他嘱咐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在云南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习近平的深情关怀下,民族地区脱贫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11月,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9%。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毛南族等25个民族已实现“整族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更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温暖着各族群众的心。我们既要鼓足劲、加油干,推动各民族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社会现代化发展成果,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