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兔如何掌握一天减体脂的时间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6-11 09:16
2020-06-11 09: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7年,国际健康协会专家组,曾做过一项关于“错误减脂时间”的调查研究,

在调研的6000名案例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出现了减脂后遗症,其中比较明显的症状如下:

体脂不足,出现肌肤干燥

营养不良,出现贫血症状

抵抗力低,比较容易生病

毒素积压,影响肠道功能

体能下降,腰腿经常酸痛

01.png

不掌握正确的减脂黄金时间,会加大减脂的难度,以致于减脂者进行体重管理时见效甚微,身心俱疲而选择放弃,更严重者导致减脂后遗症,影响身心健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黄金时间段。减脂也是如此,经健康专家多年研究论证,每天都有减脂的黄金时间段。如果好好的利用了这个时间段,你瘦下来的速度会是常人的3倍以上,减脂成功率提升百分十六十。掌握减脂的黄金时间,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入手,才能更轻松更健康。

(1)上午——效果十分显著

6-7点:起床喝水

清晨起床饮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可以快速补充夜间通过呼吸和皮肤排泄掉的水分,也能缓解血液粘稠度,促进胃肠蠕动,加快宿便排出,久而久之也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

7-8点:清晨散步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清晨的阳光也能帮助减脂,因为清晨体内的热量储备几乎已经用光,这时候空腹散步可以燃烧身体里储存的脂肪,以便得到足够的热量,而且迎着朝阳欣赏美景,还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内啡肽的释放,提供自然的愉悦感。

8-9点,营养早餐

医学专家指出,早晨醒来绝大部分消化系统会渐渐进入休息状态,一旦吃早餐太早,势必会干扰乱肠胃的蠕动节奏。一般在8-9点人的食欲比较旺盛,这时吃早餐比较合适,建议食用烹饪简单,且容易饱腹和消化的食物,这样可以控制食欲,减少热量。如鸡蛋、全谷类、奶制品、水果等,可以吃1包膳食纤维棒巴比兔+一杯水+1个鸡蛋/1杯牛奶,营养健康又方便。

02.png

10-11点,清泡热茶

结束了一段忙碌的工作,肚子开始有点饿了。大脑控制饥饿和口渴的区域都位于下丘脑,若将口渴理解为饥饿,就容易增加脂肪的摄入,长年累月让胃越吃越大。因此,此时喝杯暖暖的热茶,既有益于脾胃、又解渴又能保持更长时间的饱腹感。

(2)下午——坚持就会受益

12-13点,能量午餐

午餐不同于早餐,午餐更注重热量。午餐是乘载大半天身体消耗又要保证其精力充沛的饮食,不仅要注重营养也要吃饱,主食一定要吃,以粗粮搭配细粮是非常健康的,菜肴上要以素菜为主,同时搭配一些荤菜,合理搭配水果。比如:可以选择膳食纤维棒巴比兔做为主食,搭配水煮牛肉西蓝花+苹果,这样饱腹又营养。

14-15点,适量运动

这时是人的精神状态平静稳定,体力充盈,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及适应能力均处于非常好状态,适当的运动,将大幅度提升体内脂肪代谢速度,在这个时间段运动减脂。

03.png

15-16点,营养加餐

下午的加餐时间应该选择15点半左右,经过一中午的消耗,这个时间段体内葡萄糖含量会很低,此时可以适当的吃些谷物食品或时令水果,即可保证营养均衡,又能避免因低血糖或劳累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可以吃一包膳食纤维棒巴比兔+新鲜苹果/雪梨,热量低饱腹感强,且可以很好的润肠消化。

(3)晚间——减脂水到渠成

17-18点,健康晚餐

一般晚上身体活动减少,热量消耗少,所以晚餐应避免高糖高盐高卡,宜口味清淡,方便消化,否则,如果消化系统在夜间持续地进行消化,则难以良好地休息,次日醒来时,不仅人会感到疲惫,也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建议吃高纤维食物,搭配蔬菜及水果,可以吃一包膳食纤维棒巴比兔/土豆+芹菜/水果沙拉。

22-23点,科学睡眠

澳大利亚的健康专家通过临床实验证明,22:00是非常适合人进入睡眠的时间,熟睡后,人体的肝脏就开始为身体排毒解毒,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也在安静状态下开始修复,这样不但利于减少脂肪的合成和囤积,同时还可增加脂肪的分解,对减脂有非常好的效果,科学的睡眠时间是成功减脂的重要一环。

04.png

  (一天中减脂时间管理表)

营养家建议,想要达到减脂效果,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有计划懂技巧,制定健康减脂餐谱,多食用绿色健康饱腹感强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时适量,适时结合运动。享受美好生活,膳食纤维棒巴比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