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首批民间河长“上岗”
全域招募5000名,重点打造渌水省级样板河
华声在线6月10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漆小丽)6月4日,株洲市民间河长办授牌成立,首批260余名民间河长“上岗”,沿渌水醴陵城区段毅行3.1公里,展开首次巡河。
株洲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刘湘元介绍,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江护河的良好氛围,该市动员广大环保志愿者成立民间河长办,按湘江城区段每1公里配1名民间河长,其他流域3至5公里配1名民间河长进行招募。按计划,全市共招募5000名民间河长,今年将重点打造渌水省级样板河。
渌水为湘江一级支流,地处湘赣边境,干流全长166千米。其中,在株洲境内82千米,流经醴陵市、渌口区。渌水是我省创建的唯一一条省级样板河。去年11月开展渌水省级样板河建设以来,株洲市制定《渌水水质提升和省级样板河创建实施方案》,将实施河湖履职、河湖基础、河道管理等6大创建内容;打造湘赣边、醴陵城区及渌口城区3个示范河段,开展防洪堤防达标提质建设、堤防岸线整治、排污口整治等6大创建行动。
今年以来,渌水样板河创建工作加速推进。目前,醴陵正重点打造渌水-莲石-大屏山示范段、醴陵城区河段、石亭镇示范段3个示范河段,沿渌水19个乡镇沿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湘赣边区示范段建设已开工建设;渌口区已完成松西子、横江、漂沙井防洪堤防达标提质建设保护圈项目的设计、立项批复等工作,关停了渌口水电站内6家工业企业。
株洲市民间河长办主任郭世杰表示,他们将制定周密的方案巡河,并利用第三方监测对渌水水质进行适时监控,确保渌水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标准。
(李永亮 漆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