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首都公共卫生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昨天(9日),北京市发布提升首都公共卫生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各区都要有1处至2处公共建筑可在应急状态时转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或后备救济救灾场所。

提升首都公共卫生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来源:央视网 2020-06-10 20: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提升首都公共卫生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

央视网消息:昨天(9日),北京市发布提升首都公共卫生能力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1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构建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网络。

2022年底前,规划建设佑安医院新院,作为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将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外籍患者救治的备用定点医院;将小汤山医院作为战备救治基地。

到2021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发热、呼吸、肠道门诊都要具备传染病筛查的能力。

到2022年,各区都要有1处至2处公共建筑可在应急状态时转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或后备救济救灾场所。

到2020年底,北京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必要医用物资储备量满足30天以上需求。到2022年底,各类物资储备能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1至3个月的需求。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