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塑造了不朽的传奇,两岸边矗立着酱酒的奇观。
位于古蔺县的二郎镇,是一个让人"上头"地方。
街镇边峡谷里,弥漫酱香酒曲的芳香。
从云南发轫的赤水河迤逦而行,像一条玉带缠绕着二郎镇,将川贵分开,也分出了白酒界的左岸与右岸。
一边是茅台,一边是郎酒。
这里是中国白酒界的波尔多,有着不可复制产区优势,中国近乎所有的酱酒企业都云集在这条河的两岸百公里范围内。
若以工艺、实力、积淀、储酒量来看,茅台与郎酒也是当仁不让的两强。
1、
当茅台以千亿销售额,万亿市值傲立于中国白酒行业,乃至全球饮料行业时,很多酒企都想成为"第二个茅台"。
但且慢,这显然是一个从逻辑原点就有错误的目标。
白酒行业,需要第二个茅台么?
显然,当茅台成为白酒标杆开始,做"第二个",就为自己设置了一道天花板。
市场偏爱新鲜,也绝不希望重复,没有自己的特色,就会是个仿品。看看那一众环伺在仁怀的酒厂,大抵也知道结局。
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被已被茅台塑造到高山仰止。
如何才能各有特色,成为让人印象深刻的酱香?
品质,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在14亿人口的大市场,口味的追求各有千秋。茅台树立了历史性的价值标的,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标准答案。
以品质塑造独特口味,或许才是酱香白酒的开拓另一种打法。
这正是赤水河"右岸"郎酒做出的选择。
2、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段来自北京同仁堂的对联,同样也适用于造酒工艺。
茅台、郎酒等主流酱香酒都采用"12987工艺":
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走完一个周期,需要1年时间,期间需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好品质的优势,从赤水河畔取一勺水开始。绕过二郎滩赤水河,海拔等地理条件颇为不同,形成迥异于上游仁怀的独特微生物菌群,让郎酒从水开始就有了特色风味。
这就是——生在赤水河。
同样的茅台和郎酒也不惜成本,收购了最饱满、品质最好的米红梁造曲,从这一步开始,两大酱香就甩开了大部分酱酒企业。
青花郎原酒,第一阶段贮存在天宝峰峡谷地带的大罐中,在大自然的云霞雨露中,驯化野性,淬火祛烧,再经传承千年的盘勾工艺,勾调定格。
第二阶段,盘勾定格后的酒体,送入天宝峰顶的露天陶坛库修养。充裕的阳光照射,加速醛类物质的挥发,酒体内在酯化反应充分持续,在大自然怀抱中,采天地精华,吸日月灵气,醇化生香。
相较于市场主流的浓香白酒,酱香白酒更需要"陈"。
藏在天宝洞,这一步骤,是郎酒把陈酒过程交给了自然与时间,也是郎酒风味最核心的一步。
经露天陶坛库修养醇化的优质酱酒,进入全球最大的天然储酒洞——天宝洞静养修行。这里常年恒温恒湿,富含绝世珍稀的天然酒苔,青花郎在洞中,潜心修炼,陈化老熟,得道出关。
融合传统匠心、时间雕刻与自然沉淀,才成就了每一瓶青花郎。杯中酒,不仅有历史醇厚,更有自然的鲜香。
就像这则公式所展示的那样,下一步比上一步更考究,一天天更坚持,就会形成数十倍的差距。
好的产品,没有捷径可走,郎酒与茅台,各有特色风味,亦是如此。
3、
如今,郎酒的生长养藏,有了一个特别的载体——世界级白酒庄园郎酒庄园。
从赤水河到仁和洞,10年100亿,郎酒在古蔺二郎镇上开出了一个独特酱酒IP——品质IP。
拾级而上,一步步体会郎酒来自大自然的恩赐,生长养藏生态。而位于山峰上仁和洞,则是白酒爱好者的终极殿堂。
只要经层层筛选定级,个性化勾调的顶级酱酒,才有资格进入仁和洞内储存,以确保仁和洞存酒的极致品质。
这里也是高端私人定制专属藏酒溶洞,价值每斤酱酒价值均在2万元以上,每一缸酱酒也独特个人风味——包含自然锤炼、历史沉淀、酒主人性格的独特风味。
直播、硬广、投放……越来越多渠道占满了人们的心智。
对于白酒企业而言,与其跟随潮流式的营销,占满各个渠道,不如寻求在不朽与不变树立自己坐标,为价值升级先建一座看路的灯塔。
一座矗立在赤水河畔的庄园,就是做酒的决心、品质的鉴证、价值的标杆,是最好的营销,胜过空洞自吹自擂。
一个传说,才是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强心剂。
酱酒,就是与时间做朋友;酱酒企业,就是要做长期主义者。这才是在世殊时异中,能找到傲立潮头的不二法门。
而现在看来,长期主义者郎酒,也是因此香飘千年,仍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