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计划揭晓,幸福西饼谈烘培业如何数字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6-08 14:52
2020-06-08 14: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针对中小微企业当下面临的困境,6月6日,由金蝶集团主导的“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计划”举行了专题发布会。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中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数字化管理理论学者陈春花、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幸福西饼董事长袁火洪等共聚一堂,分享了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的政策导向、前沿洞察、行业最佳实践等。

在本次发布会上,作为传统产业代表的幸福西饼董事长、创始人袁火洪,分享了幸福西饼如何顺应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袁火洪表示,幸福西饼自2008年开始创业,原本采取传统的线下连锁店模式,至2014年已拥有60余家门店。此时,管理团队经研究发现,门店35%的销售额来自蛋糕品类,但随着用户越来越习惯于在线上购买蛋糕,线下门店的这部分营业额将会随着用户的迁移而蒸发。当时管理团队就已经意识到,幸福西饼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随后,幸福西饼率先将蛋糕消费互联网化,用户可以在线点蛋糕,由线下门店进行配送,让用户无需到店就能进行消费。依托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2016年,幸福西饼开始打造全国性的蛋糕品牌。从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间,幸福西饼在全国建了400个生产中心,解决了交付的问题,又在2018年重点进行了全国的品牌推广,与小猪佩奇等IP进行联名。2019年幸福西饼举办了“幸福狂欢节”,请全国人民吃蛋糕,一天卖掉了78万个蛋糕。2019年以来,行业内大批烘焙实体门店关闭,而早已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幸福西饼却逆势上扬。截止到目前,幸福西饼的总用户数达到1400多万,其中付费用户近50万,每天产生约5万个订单。

谈及幸福西饼的数字化转型经验,袁火洪表示,传统面包零售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信息不互通、较高的浪费率及对人员过高的依赖性,而通过技术、算法和大数据,幸福西饼找到了让面包行业互联网化的机会。幸福西饼携手金蝶云星空,用数字化解决问题,目前已实现了从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配送和评价的全数字化供应链条。一名用户在北京购买了一块面包,他对产品的评价会在5分钟内到达生产该面包的员工手机上。通过大数据与算法的支持,幸福西饼的生产人员可以准确判断出受欢迎的面包品类与可能的潜在用户,甚至大数据算法还能实现自动化清理库存的功能,并通过短信等方式将本日剩余的面包以优惠价推送给平时喜欢购买此类面包的用户,从而大幅降低了损耗率。

数字化转型,还为面包零售门店的智能化管理打开了新路。幸福西饼2019年自行研发的新系统,把线下烘焙门店产生生产的实时数据展示到线上,让用户能够在线看到自己喜欢的蛋糕还有几分钟出炉,提升了效率。另外幸福西饼还携手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打造了智能AI门店,6个智能AI摄像头能够实时抓拍员工的工作状态,在避免出现卫生问题的同时节省了管理成本。

袁火洪表示,随着大众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向线上迁移,零售的方式一定会发生变化,新零售的底层支撑来源于链条的数字化,未来一家企业所拥有的数字化资产将成为它最大的价值。幸福西饼既是数字化时代的受益者,也是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借助金蝶提供的技术支持,未来幸福西饼将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赋能合作伙伴。

据了解,“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计划”由金蝶集团携手陈春花教授以及各个行业中小微企业领导者共同发起,旨在从认知领域、数字化转型以及样板实践等各个方面赋能中小微企业,通过云端技术、知识赋能、走近名企等手段,推动中小微企业的智慧化转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