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嘉盛公司承接的久治(川青界)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电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实施汶马高速公路电力工程等一系列客户项目后,嘉盛公司承接的又一个体量较大的“非主业”业务。
近年来,作为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公司所属集体企业,嘉盛公司在服务好主业电建业务的同时,立足高原藏羌地区电力建设需求,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主业项目收缩趋稳的形势下,不断争取外部业务,为企业长效发展开创一条新路子。
深挖潜能,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嘉盛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主要为主业——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公司的电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这几年,正逢阿坝电力事业大发展大建设,州电力公司的全州骨干电网建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三区两州”电网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工程陆续实施,嘉盛公司积极投身一系列建设的同时,自身也实现迅猛发展。短短几年,就从一家新成立的电力建设公司发展为年产值上亿的电力建设企业,多项工程获得了业内殊荣,企业资质也得到不断突破。
近年来,随着州电力公司众多电网项目的建成投运和全州电网格局的大幅改善,来自主业的电网建设项目逐渐缩减趋稳。在嘉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义看来,公司长远发展,必须积极融入市场,到广阔市场中谋取发展空间。“在投身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好全州电力建设服务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走进市场就必循尊重市场的逻辑,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思考客户的选择。事实上这也是嘉盛公司经营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嘉盛公司副总经理余智星说道,嘉盛公司的竞争力是国家电网电力建设企业的高标准和规范化,是几年来在高原民族地区耕耘电网建设积累的大量经验,也是嘉盛建设团队对工程质量的不懈追求。然而,对不少市场客户来说,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是否还具备“价格优势”也是他们选择建设单位的重要因素。
去年以来,嘉盛公司将成本管控纳入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公司投资经营部负责人邓永平介绍,投资经营部牵头对过去的项目进行集中梳理,深入开展成本分析,寻找成本压缩的空间,并制定更精确的成本构成方案,降低内部核算成本。还建立了工程定额测算的依据,使成本测算更方便更科学。另一方面,公司在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现场成本管控的激励机制,鼓励项目经理优化现场管理,确保成本可控。
通过一系列措施,嘉盛公司成本管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化解风险,保障企业轻装上阵
一个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难免因为种种内外部原因,造成这样那样的遗留问题,有的问题逐渐积累可能会对生产经营构成风险,对企业健康长效发展形成不利影响。而积极应对问题、破解风险,则可能对企业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去年以来,嘉盛公司破解工程结算相关遗留问题就为公司消除风险、保障现金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了解到,嘉盛公司承接的部分项目完工投运后,由于外部因素,结算环节面临一些需要协调的问题,导致迟迟无法与业主方和分包单位完成结算。“工程已经全面竣工投运,但是最终的结算无法完成。这个遗留问题就像一个‘大脓包’,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压力。”
去年以来,嘉盛公司“直面问题”,集中全力消除这一影响企业良性发展的“病灶”。公司主要领导积极协调沟通,经营部人员充分结合过去从事项目管理、造价管理的经验,从技经角度对实施的项目进行复盘和深入研究,根据高原地区电网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公司内部各部门更是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协同作战,不断完善和细化结算的相关资料。
通过不懈努力,项目结算遗留问题赶在去年底一举完成。余智星表示,“妥善处置了这一遗留问题,悬在我们头上的经营风险得到了化解。回收的工程费用也充实了公司现金流,对公司‘轻装上阵’,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确定位,释放企业发展动力
“在市场中搏击的企业,经营工作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嘉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鸿飞说道。
“我们建设企业,经营部门拿不回来项目,施工能力再强、施工装备再先进都白搭。”邓永平坦言,从去年担任公司投资经营部负责人以来,自己时刻感到压力很大。
经营部应该像一只军队的先锋力量——工作做得好,后继队伍就势如破竹,而反之则整支队伍“有力无处使。”余智星认为,“先锋力量”首先应该像插入市场的温度计和风向仪,敏锐感知市场的温度和风向,研究分析客户的需求,同时在开展项目投标、争取客户项目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展现公司的优势。
嘉盛公司经营部门的“重任”还不止于此,事实上还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工程实施的成本管控、结算关节的结算管理,甚至还包括工程完工后的后续服务。“几乎囊括了项目的全过程。”
为了让工作更有章可循,同时落实好国网公司和四川省电力公司集体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近年来,经营部积极开展经营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结合高原地区电力建设的情况,修编完善了包括分包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以及成本可控管理等一系列的制度文件,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同时抓好制度落实,将公司的项目投标、成本管控、最终结算都体现到实际成效上。
王鸿飞表示,经营工作应该具备“释放企业发展动力”的功能,在落实好公司经营部署的同时,也要利用掌握的翔实数据和市场信息,为公司的经营战略做好参谋。
对此邓永平举例道,比如在施工装备的投资上,目前公司的施工设备部分为自有,也有部分依靠租赁。租赁的好处是前期投资不大,也不会过度占用企业流动资金,但远期而言不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强化装备是必然之举。那么,装备购置的项目和次序,则需要经营数据做支撑。邓永平表示:“做好企业经营战略的参谋,投资经营部任重道远。”(黄世涛 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