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临三维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支撑矫形支具定制全面走向数字化

2020-05-29 13: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随着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逐步普及,国内外的一些支具工作室、矫形器中心已经引入了全新的3D数字化支具定制流程并从中获益。

OT4公司位于德国慕尼黑,成立于2018年4月,借助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两年内已经为上千位患者提供了支具定制服务。

Markus Burkhardt是一位职业的矫形外科技师,同时也是OT4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工作室目前有8名职员,专门提供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支具。

OT4公司的服务流程基本是这样的:

1.首先,患者带着医院的诊疗方案来到OT4,由职业的矫形外科技师判断并制定矫治方案。

2.然后,由技术工程师使用EinScanPro 2X Plus扫描仪对相关部位进行3D扫描,获取到现状的3D数据。

3.接着,在3Dsystems公司的FreeForm 触觉式设计系统的辅助下,OT4的工程师会展开个性化支具的CAD设计。

4.最后,支具完成3D打印后交付给患者。

这样的数字化的支具定制流程,非常高效和友好。对于患者来说,不再需要被糊上厚厚的石膏绷带,只需要接受非接触式的3D扫描,就可以完成“取模”,避免了患处疼痛,也更加清洁卫生。而对于医生和矫形技师来说,数字化的支具定制流程,最大程度减少了工序的复杂度,提高了支具定制效率,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匹配度更好的随形支具,获得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EinScan扫描仪能够输出非常优质的3D数据,帮助我们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定制化支具。”——德国慕尼黑OT4支具定制公司创始人Markus Burkhardt说

如今,OT4公司是先临三维在德国慕尼黑当地的3D扫描仪经销商,会不定期开展医疗辅具定制的workshop活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3D扫描和数据设计培训。

在中国,也有类似OT4这样的专业工作室可以为患者提供支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上海的梅钊脊柱侧弯工作室,是一家专业提供脊柱侧弯矫形支具的服务商,与先临三维公司合作,推出了“华支”品牌3D打印矫形支具。工作室的创始人梅钊,是国家矫形器技能大师(全国共2位)。

脊柱侧弯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国内普查发病率达到5%。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达3亿多,相当于有1500多万的孩子存在脊柱侧弯风险。

传统矫形器制作需要先制作患者身体石膏模,再根据石膏模型进行矫形器翻模制作,后期修形打磨,存在着变形大、固定点不准确、制作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传统的矫形器定制流程)

梅钊脊柱侧弯工作室引入了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以一种新型的三维数字化的矫形器治疗方案流程,为患者提供了身体随形性好、美观透气、舒适性和矫形效果都更好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

(三维数字化的矫形器治疗方案流程)

先临三维自2017年起,与梅钊脊柱侧弯工作室、瑞哈国际等国内的脊柱矫形支具公司合作,已经陆续为近500位中国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了支具定制服务。

(侧弯30度,佩戴后调整到10度)

(侧弯25度,佩戴后矫正到7度)

(脊柱侧弯矫形器——尼龙)

3D打印矫形器vs 传统矫形器

  技术之美,在于把复杂变得简单。

技术之美,在于有人性化和温度。

3D数字技术本身不是目的,改善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创新创造,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实现复杂结构产品柔性生产,让个性化产品走进亿万家庭。

——先临三维企业使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