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在数十年来尚属首次。不过,没有具体增速目标不等于没有计划。事实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这表明,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中国政府仍然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贫困的中国梦。
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以外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2020年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GDP可能会萎缩5%甚至更多。这些国家占中国出口市场很大的比例,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需要迅速恢复国内需求。
目前看来,中国已经出台90项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为确保就业保驾护航,具体措施包括减税降费、降低能源成本、发放贷款补贴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该政策惠及企业、确保就业。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上述支出落到实处,政府工作报告还规定,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
可以说,今年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确保就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6%左右。其中,874万高校毕业生属于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民营企业要提供就业岗位,十分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家庭消费也十分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恢复民众信心,增强其工作稳定感,并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促进大额消费,比如大件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汽车。这类支出将实打实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也可以释放就业机会在哪里的市场信号。
总的来说,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贫困的中国梦。此外,中国政府还致力于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可以看出,中国对GDP增速的关注逐步减少,更多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系英国经济学家科林·斯皮克曼)
(编译:严玉洁 编辑:王辉)
(科林·斯皮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