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甬行码“黄码”和测温预警信息,引发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教师群体对智能疫情监测“神器”热议和思考!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5-26 14:05
2020-05-26 14: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启用防疫监测“神器”——“人脸识别+甬行码校验+体温采测预警”智能一体化云平台,使用众多“黑科技”手段辅助监测师生和访客入校安检疫情信息。因平台设备上周多次实时自动发挥效能,先于家长和主管部门,准确报出了甬行码“黄码”和疑似体温异常的几组预警信息,使得学校主管部门在快速便捷处置和及时化解危机过程中,充分掌握了主动权。让广大教师对这套智能设备的一系列“神”操作刮目相看,实际案例引发我校教师群体对“神器”的热议和思考!

入校安检时,师生和访客只要走到前面“瞄”了一眼屏幕,屏幕就快速变成绿色,并在屏幕显著区域展示着绿色健康码等信息,同时语音播报了姓名和体温,前后两人时间间隔不到2秒钟。查验全过程智能无接触,整体常态自然、轻松恬静、便捷流畅。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图1-2

手机平台上,只要有同学们刷一下脸,班主任老师和主管部门领导手机管理界面上的数字就跳动变换一下,除了有体温“正常、偏高、发热、未测”彩色警示数据指标外,还有实时比对甬行码“绿码、黄码、红码和无码”彩色警示数据及师生安检完成度实时动态图表显示。点击相应数字还可以轻松调出具体师生信息,全体师生健康防疫数据一目了然。如遇体温和健康码实时检测异常,迅速会跳出信息报警给班主任和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二次人工复核,应用“技防+人防”双重校园安检策略,能及时有效地将一切教学和来访异常人员“拒之门外”,保障师生校园公共健康安全。此平台还可以实行特殊疫情和常规流行病学校园监测大数据报表一键上报,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可利用大数据模型分析技术,实现对辖区学校实时疫情大数据精准化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做出科学化决策指挥。如图2-1所示:

  图2-1

热议和思考的背后,更让我校教师群体颇感得意和自豪。我校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方面,一直处区位优势地位。为运用智能化技术精准应对疫情复学,在镇海区教育装备中心指导下,李科杰校长亲自组织信息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取得中国联通镇海分公司和南京酷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技术支持,与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和镇海区实验小学联合,就复学期间校园公共安全防控痛点问题协同攻关探究实践。在先前镇海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到每校一台常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实行测温筛查式监测应用基础上得到启发和进一步优化接入,一站式彻底解决师生需持其他额外码、卡等凭证入校经常性遗忘遗失和人工半自动低效验码采温,以及外来访客人员身份识别、验码测温、记录备案繁琐和容易露报等众多校园公共安全相关痛点问题。采取“人盯人”逐一核查式、动态留痕、可溯可视的无接触检测采集方式,最终实现了上述“人脸识别+甬行码校验+体温采测预警”无接触常态智能一体化疫情监测解决方案,后续将融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无人值守交互式校园安检环境。

此方案已得到上海市黄浦区等教育系统同仁的充分认可和推广应用,我校愿为推进宁波市以及其他省市区域《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设,做出更多尝试实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