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看《巧手神探》不过瘾?未来大师或将走进校园开劳动课

湖南卫视《巧手神探》推出后,蜡像、分子料理、微缩、面塑、科学空间、翻糖等独具特色的手工匠人征服了广大观众。记者今日从导演组获悉,《巧手神探》将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积极与长沙中小学开展“巧手进校园”的互动,并计划于6月1日开放录制场地。

电视上看《巧手神探》不过瘾?未来大师或将走进校园开劳动课

来源:长沙晚报 2020-05-15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湖南卫视《巧手神探》推出后,蜡像、分子料理、微缩、面塑、科学空间、翻糖等独具特色的手工匠人征服了广大观众。记者今日从导演组获悉,《巧手神探》将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积极与长沙中小学开展“巧手进校园”的互动,并计划于6月1日开放录制场地。

5月16日播出的第五期《巧手神探》中,将有蛋雕非遗传承人杨星国登场。蛋雕是在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这期节目的最大亮点是用鸵鸟蛋做的手提包亮相。一般人印象中,蛋壳是十分易碎的。把鸵鸟蛋劈成两半装上拉链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情,用它来装东西更是不可思议。正因为它如此神奇,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才得到Angelababy、谭卓、张萌等几位女嘉宾的青睐,大家都希望要一款定制的鸵鸟蛋手提包。

在今日举行的第五期看片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的专家冷淞高度称赞了这档节目的匠心精神。“我们过去用‘五行八作’称呼各行各业,八作即金银铜铁锡木瓦石,这就是古代的匠人。”冷淞说,“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期制作蜡像的周雪蓉、第三期制作巧克力艺术品的韩磊。周老师制作了亲人的蜡像,一边做一边哭,她说的一句话很打动我,就是‘带着情感做的作品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动’。韩老师的巧克力创作也是发自内心的,不同于工业化生产,不是为生计求生活,而是真的热爱它。”

对此,总导演徐晴有着更深刻的认知,节目背后其实有着更为宏大的立意——关注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做这个节目,除了关注匠心外,也有教育方面的探索。世界越发达,分工就越明细,技能就更完善,每个人都能凭一己之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而不要都去挤少数行业的独木桥。”徐晴说,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及加强劳动教育,她也在思考,不想只是做一档节目,而是能落地生根,借此机会将做手工的劳动课推广到中小学去。“我希望至少在长沙的中小学当中,做到‘巧手进校园’,起到手工DIY的示范和带动。长沙再将这些做成网课,推广到我们去不了的其他地方。”

此外,徐晴还计划于6月1日儿童节当天开放录制场地“巧手之城”,为中小学生提供手工制作的体验活动。

(尹玮)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