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挑大梁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并正在成为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景象。迫切需要提升乡村游的传统业态,发展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乡村旅游挑大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5-15 08:47
2020-05-15 08: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并正在成为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景象。

乡村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日益重要,目前已成为出游热点和行业复苏的主力军,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人们出游最关心的问题是卫生、安全、品质和特色。因此,乡村旅游迫切需要提升品质、创新业态,以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休闲、旅居等多元需求。

复苏主力军

当下,在出境游和国内长线游暂未恢复下,城市周边的乡村游成为旅游复苏的主力军。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乡村游成为“五一”假期的出游热点。

汤河泛舟,水道幽静,空气中弥漫着鸟语花香,享美食、品民俗、登长城、望星空……游客在北京郊区的古北水镇享受着难得的北方水乡之旅。“五一”假期,北京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6.6万人,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3.2%,营业收入7900万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4.1%。

河南特色旅游村吸引着众多游客去感受如画的生态美景,参与乡韵十足的民俗活动。汝州市陵头镇段子铺村的“窑洞民俗村·王湾”、临汝镇郝寨村的“凉水泉·农乐园”为特色的乡村游持续发力。开封市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朱仙古镇、陈留古镇、大美西姜寨等乡村旅游吸引大批游客观光休闲。

受疫情影响,乡村旅游虽一度停摆,行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但如今已重现生机。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最新统计:4月以来,全国乡村休闲旅游业复工复市率超过60%,南方地区复工复市超过八成;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达到去年同期的三成;经营收入达4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30%。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农家乐、民宿纷纷利用网络直播推广景区并销售土特产,开启了扶贫增收的新途径。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融合了休闲旅居、生态环保、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一些因疫情滞留在家的农民工也因此找到了就业的新门路。

乡村民宿热

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质朴的乡土气息、清新的空气、健康的美食、特色的民俗、宁静的住所……美丽乡村深得忙碌都市人的喜爱,成为身心休憩的家园,乡村旅游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疫情将更加激发人们对自然、健康的需求。而乡村的生活景象成为很多人的理想。

近期,可看山看水看风景的乡村民宿发展迅速。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河南乡村民宿最近表现优异,近100处省级精品民宿入住率超过80%。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乡村度假民宿订单更受欢迎,仍保持了6%的增长。湖州市德清县、成都市郫县、杭州市淳安县、乐山市夹江县、济南市泥淤泉村等地的乡村民宿出现爆满,部分乡村民宿一房难求。乡村民宿的风格多样,有客栈、农家乐、度假村、渔家乐、乡村别墅、蒙古包、吊脚楼、窑洞、木屋等众多类型,既可满足游客个性化和体验式需求,也可兼顾到吃、住、游、娱等多要素,因此舒适又具特色的民宿往往能延长游客乡村游的停留时间。

“现在总算可以出门了。不过还得多注意安全。出门吸吸氧,尝尝农家饭。”北京调低防控响应等级后,于先生和家人自驾游到乡村,选择住在山间、负氧离子更密集、体验感更好的乡村民宿。

“过去旅游是观光式的景区打卡,现在旅游多是体验不同的休闲时光,住乡村民宿无疑就成为了链接当地风土人情最好的载体。”途家平台负责人说,目前各地周末游几乎完全恢复,后三个季度的民宿市场将有更明显的恢复趋势。

创新提品质

乡村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面对疫情对乡村旅游的冲击,许多地方积极采取措施,提振游客消费信心。江苏、浙江、海南等地发放乡村休闲旅游消费券,让人们“有钱”到乡村旅游。江西、河北、浙江等地鼓励推行每周2.5天休假,让人们“有闲”到乡村旅游。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乡村游、周边游等率先复苏。尤其是乡村旅游,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能够缓解身心压力,增进家庭感情。乡村旅游经营者需要根据游客心态和偏好的变化在设施、产品、服务、营销等各个方面做出调整。例如,更加注重餐饮、住宿等各个环节的卫生检疫;根据游客的心理容量和设施的物理容量,控制好接待量;更加强调自然、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特色和要求;利用微信、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乡村旅游营销;并对相关从业者进行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培训等。”

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再到乡村旅居,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城市近郊的乡村是人们亲近自然、平衡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人会选择工作日在城市生活,周末在乡村生活,乡村将居住和旅游融为一体,未来,这种方式将被更多人接受。因此,迫切需要提升乡村游的传统业态,发展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赵 珊)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