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美国学者:西方如何错失了新冠疫情防控良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12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尽管有若干重要时机可以及早动员,欧美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并没有选择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白宫“保护美国经济”的徒劳努力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然而,美国政府继续压制基于科学原则的医疗政策。欧盟缺乏有效应对疫情的共同机构,虽有与病毒斗争的意愿,却无法前瞻性地部署和决策。

西方一步步错失新冠疫情防控良机

从武汉市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到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进入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包括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在内的约20个国家均发现了新冠肺炎病例。

这段时间,中国、新加坡以及韩国都迅速采取了严格措施控制疫情。美国和欧盟在1月的第一周就获得了与这些国家相同的病毒信息,但欧美都未选择利用资源有效遏制病毒,因此错过了动员起来控制疫情的第一个机会。

第二个遏制病毒的机会是在世卫组织发出全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警报到全球大流行警示(3月10日)期间,当时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已经转移到欧洲,然后又到了美国。然而,在世卫组织发出大流行警告后一到两周,欧美才开始全面动员。

在此期间,欧美测试仪器不足,测试时间过长。个人防护设备短缺,更是让美国疫情雪上加霜,危及一线医护人员。应对失败更是增加了健康风险(例如拒绝科学的医疗政策和隔离措施)。误导的媒体报道,以及对世界卫生组织的不正当攻击,导致“有害信息大流行”。

世卫组织发出警告 美国和欧盟行动迟缓

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在二三月大部分时间里错过了第二次动员的机会。今年整个第一季度,几个西方主要经济体错失控制疫情良机。随着病例在欧洲持续增加,疫情中心开始转移到美国,隔离和封锁错失也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尽管中国在1月份实施了社交疏离措施,但西方直到4月份才广泛实施类似措施。

其结果是,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的时间将更长,而病毒残留和新的病毒浪潮的可能性更大,过早解除封锁将进一步增加人力和经济成本。这就是为什么第三次遏制病毒的机会也失败了,整个上半年全球暴增的新冠肺炎病例都源于此。

更糟糕的是,震中现在正向医疗体系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联合国粮食救济机构警告说,如果这些国家得不到外部支持,大约2.65亿人可能会陷入贫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错过抗击新冠疫情的第四个重要机会。

由于姗姗来迟的应对措施,欧盟和美国可能在6月底各自出现多达250万至300万确诊和数十万死亡病例。

白宫竭力推卸其灾难性的抗疫不力责任,编造借口将中国作为政治替罪羊,同时试图获得北约盟国的支持,引发另一场冷战。

如果没有疫苗和治疗药物,病毒造成的成本将继续攀升,直到发病曲线正常化,也许要持续到2021年。今年第二季度,随着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萎缩,全球经济恶化将会加剧。

即使在目前的基准情况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的数据),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这比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日本和德国)的GDP总和还要多,比伊拉克战争的花费还要多三倍,这又是一场错位的悲剧。

未来可能会更糟。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低估了可怕的经济形势——从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美国的关税战争——这些都发生在新冠疫情之前。此外,许多流行病学家认为,疫情在2020年可能延续更长时间,2021年还可能出现新的疫情暴发,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大国合作,而不是大国冲突

由于白宫可能希望重新点燃针对中国的贸易战,这可能会导致我所说的“大国冲突”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新冠病毒引起的经济收缩和挥之不去的大流行风险将导致新的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萧条持续多年。这是白宫目前要走的路线。

要避免这样的灾难,需要的是“大国合作”局面。人类将不得不应对挥之不去的大流行风险,但贸易、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协议可能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这似乎是中国、欧盟多数国家以及反对白宫的美国政界人士和企业的首选路径。

在错失良机的悲剧之后,只有国际多边合作才能提供出路。

关于作者: 丹·斯泰恩博克(Dan Steinbock),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作者的最新报告《错失良机的悲剧》(The Tragedy of Missed Opportunities)近期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报告通过阶段性地回顾疫情的发展经过,指出各国已经错失的三个良机,并导致下一阶段可能面临的糟糕情况。此外,由于这些错失的良机,全球各地付出了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沉重的经济代价。

文章内容不代表《中国日报》观点。

(编译:齐磊;编辑:刘世东)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