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城制作“厘米级”数字档案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5-08 05: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层峦叠嶂、蜿蜒巍峨,一段段古老的长城通过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正以“厘米级”的高精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近日,北京延庆长城文化带建设以“长城勘察测绘和保护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为标志,在八达岭长城开始复工。随着延庆全区26.6公里的砖石长城本体数据的采集接近尾声,高精度三维模型建设工作将于5月底前完成。

我国目前航测测量规范精度为5厘米,而因为长城文物的特殊性,延庆区的长城勘察测绘精度优于2厘米,同时贴近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也首次应用于长城保护工作。采集来的各类数据,经过后台加工形成可以三维浏览、测量、统计的长城本体模型和周边高精度照片。长城的“数字档案”建好后,将为今后制定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的长城管理和保护措施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便捷服务。

在三维建模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利用无人机遥感巡查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对长城上的病害因素、变化情况等进行监测,所获取的数据可以与已建模型自动比对,从而精准监测长城本体病害及周边环境等各项变化。此外,利用无人机的空中优势和长城数据的精准采集,在长城保护范围内的新建筑也将无处遁形。如果出现违建,系统在比对的过程中会发出警报,文物部门将联合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置,在全市率先形成对非法侵占长城文物空间行为的“天眼管控”。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8日 12 版)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