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社区里的中外抗疫志愿者

来源:新华网
2020-05-04 15: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成都5月4日电(记者杨迪、李倩薇)“五一”假期里,托马斯·德索尔并未外出旅行。他选择留在成都为自己的企业下一步恢复经营做准备。同时,他也牵挂着远在家乡法国科雷兹省的家人。

“到目前为止,他们都很好。结合之前在中国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和做社区志愿者的经验,我给了他们不少关于安全居家并保持身心舒畅的建议。”德索尔幽默地说道,长时间居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排遣时间。

26岁的德索尔已在成都生活了4年。今年1月下旬,结束圣诞假期从法国返回成都的他正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立刻加入了其居住的成都市武侯区桐梓林社区的疫情防控排查工作。

“我想我这张‘老外面孔’会让‘老外’们感觉更亲切、更友好。”德索尔说。

桐梓林社区是成都市外籍人士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日常生活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00名外籍人士,疫情发生时仍然有700余名外籍人士留在这里。但在基层防控和宣传中,社区缺乏足够多可以用英语与外籍人士直接沟通交流的工作人员。

桐梓林社区党委书记张家蓉告诉记者,为做好外籍人士的居家宣传和服务工作,社区通过其国际化居民服务平台下设的国际志愿者联盟紧急招募了一批精通英文的志愿者。1月26日发布当晚就有约160人报名,其中外籍人士占了近一半,有不少是新面孔。1月27日下午,社区针对外籍人士的第一次入户排查工作就顺利启动了。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大三学生何苗参加了1月31日的第三次入户排查。她和同伴前往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小区开展走访,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体温;了解他们最近去过哪些地方,重点是有无湖北或武汉旅行史;最后向他们宣传预防知识,关心他们目前有无生活上的困难。

“虽然当时的情况有一定风险,但我的家人很支持我的决定,我自己也不害怕。在上门走访前,社区给我们配发了防护口罩和手套,并开展了培训。”何苗说,在走访结束后她还协助社区开展信息汇总登记和翻译居家隔离注意事项。

“在70多名中外志愿者的帮助下,社区对留蓉外籍人士的情况有了全面掌握,也为后续的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张家蓉说,疫情发生后桐梓林社区共有200多名中、外籍人士有湖北旅行史或从境外返回,但迄今未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

随着国内防疫形势好转,成都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但来自斯里兰卡的桐梓林社区志愿者沙浪却发现,因为诸多海外媒体对中国疫情的不实负面报道,让他的父母对他留在中国的举动颇有埋怨。作为一名国际猎头,他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大量外籍人士放弃来中国工作。

利用自己精通中英双语的优势,沙浪和一些外籍志愿者时刻关注疫情进展,轮流值班,不断用英文将真实的信息发布在国内和海外的社交平台上。他们还拍摄制作了视频,让有意来华工作的外国人能看看中国城市的真实情况。

“这座城市的人民都在为战‘疫’而努力。我也要加入进来,把真实的情况传递出去。”沙浪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