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苏家坨镇七王坟村:这个小山村利用村规民约引导垃圾分类新风尚

2020-04-29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你印象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狭窄的道路?破旧的房屋?还是冒着烟的垃圾池?北京市自去年开始在各个社区、村庄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效果并不显著。虽然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和印着不同标识的垃圾桶,但是大多数人在扔垃圾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所以你能想象垃圾分类这件困扰着很多部门的大事儿,正有条不紊的在一个小山村中实施吗?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的七王坟村,坐落于西山脚下,整个村庄依山坡走势而建。自2014年7月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舒适房屋一一呈现在村民面前。2013年5月建成的药用植物园和2015年8月开放的紫云台香草园,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直接带动了村内的采摘、民宿、餐饮的发展,吃上了旅游饭的村民们更加重视村内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增加七王坟村民环保意识、文明生活意识,今年4月,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七王坟村党支部重新修订了《七王坟村村规民约》,正式将垃圾分类纳入进来。新版村规民约总共八条,198个字,内容从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表率作用到村民群众的尊老爱幼的文明习惯,从安全用电、公共空间管理到节约用水的文明行为,从文明养犬到垃圾分类的文明风尚等,几乎囊括了农村治理的各个方面。七王坟村党支部书记王栋告诉记者,“七王坟村的村规民约在村民中的地位很高,大家都会自觉遵守,村党支部每一年都会依据新政策进行补充更新,这次修订,也广泛征求了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大多数村民的意见,大家对自己定的规矩都非常认可”。

有了村规民约,七王坟村还制定了垃圾分类评比制度。村民免费领取到了村委会和物业采购的新型厨余垃圾分类桶,村内环卫队于每天早上7:30和每晚6:30到各家各户门前收取已经做好分类的垃圾。村委会每月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村民对垃圾分类实行情况开展评比并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每半年按比例评星级文明户,年底还会根据村民全年对村规民约的遵守和垃圾分类的实际落实情况,评选出年度文明家庭。所有的参评家庭会在村内公示栏中公示,并会给一定的物质奖励。村民王大爷由衷地说到,“以前村民的垃圾都是乱倒,风一乱塑料袋到处飘,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小孩子也容易闹病。现在有了规定,大家伙都相互监督,这也是对自己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

环卫队的刘姐快人快语道:“没有规定之前,村里也宣传过垃圾分类,一开始还行,后来就忘了分类了,顺手就扔垃圾筒里了。现在有了规定,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按户收的时候,没有做过分类处理的垃圾,都不好意思再扔进垃圾桶了。”

据苏家坨镇副镇长张士军介绍:苏家坨镇垃圾分类起步较早,年初就在镇域内几个村试运行。通过一段时间的推行,目前七王坟村的垃圾分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准确分类率能达到90%以上。要想把村民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改变,仅凭宣传教育、依靠村民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村规民约的作用是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再加上村民的舆论监督、村委会的正向引导,使垃圾分类成为村民的新习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